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三王亦宪,既养老而后乞言,亦微其礼,皆有惇史。
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淳毋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
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巨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之以酰醢。
诗《礼记·内则》翻译及赏析
译文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
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三王亦宪,既养老而后乞言,亦微其礼,皆有惇史。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淳毋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毋。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之以谨涂,炮之,涂皆干,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巨镬汤以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后调之以酰醢。
赏析
《礼记·内则》是一篇关于古代家庭礼仪的文献。曾子在文中提到“孝子之养老也”,强调了孝顺和尊敬长辈的重要性。文中描述了古代对老年人的照顾方式,包括饮食、居所和身体方面的照料。例如,“淳熬”和“淳母”等烹饪方法都是为了让食物更加美味可口,同时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最好的口感。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
曾子强调,孝子应该真心实意地关心和照顾父母,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尊敬。这种观点与今天的现代家庭价值观相呼应,即子女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和敬重。通过具体的饮食、居住和身体照顾等方面的行为,子女可以向父母展示他们的孝心和尊重。
曾子还提到了“五帝宪”,即古时五帝制定的规则,用来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这些规则虽然已经失传,但仍能反映出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些规则可能包含了一些关于孝敬长辈、尊敬长者的具体规定,如“淳熬”、“淳母”等。这些做法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家庭和谐和尊老敬贤的重视。
曾子在文中提到“三王有乞言”,意味着古代君王也会听取臣民的意见。这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和君民共治的理念。这种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礼记·内则》不仅是一篇关于家庭礼仪的文献,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篇文献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