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溜垂拱,视下而听上,视带以及袷,听乡任左。凡君召,以三节:二节以走,一节以趋。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士于大夫,不敢拜迎而拜送;士于尊者,先拜进面,答之拜则走。士于君所言,大夫没矣,则称谥若字,名士。与大夫言,名士字大夫。于大夫所,有公讳无私讳。凡祭不讳,庙中不讳,教学临文不讳。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征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

君在不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而爵韨。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

诗句鉴赏:

天子冕冠,十二旒垂,
玄端朝日,听朔南门。
闰月闭扉,左扉立中。
龙卷祭礼,玉藻深重,
玄表衣祭宗庙,玄端朝日东,
听朔南,闰月闭,皮弁视朝,食饮有终。

赏析:

此诗以《礼记·玉藻》为背景,描述了古代天子的冕冠及其礼仪制度。诗歌描绘了天子在各种场合下所穿着的华丽服饰及仪式流程。通过“天子冕冠,十二旒垂”等句子,展现了皇帝权威和尊严的象征。同时,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玄端朝日于东门之外,听朔于南门之外”,表现了古代帝王日常生活的严谨与规矩。此外,“闰月闭扉”,表达了对天地、祖先的尊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最后,“食饮有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饮食礼节,强调了饮食文化的重要性和对生活的敬重。整体上,此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