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诗颂之作,有自来矣。或以吟咏情性,或以述德显功,虽大旨同归,所托或乖,若夫出处有道,名体不滞,风轨德音,为世作范,不可废也。故复撰序所怀,以为之赞云。
魏志九人,蜀志四人,吴志七人。荀彧字文若,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荀攸字公达,庞统字士元,张昭字子布,袁焕字曜卿,蒋琬字公琰,鲁肃字子敬,崔琰字季圭,黄权字公衡,诸葛瑾字子瑜,徐邈字景山,陆逊字伯言,陈群字长文,顾雍字元叹,夏侯玄字泰初,虞翻字仲翔,王经字承宗,陈泰字玄伯。
火德既微,运缠大过。
洪飙扇海,二溟扬波。
虬虎虽惊,风云未和。
潜鱼择渊,高鸟候柯。
赫赫三雄,并回乾轴。
竞收杞梓,争采松竹。
凤不及栖,龙不暇伏。
谷无幽兰,岭无亭菊。
【诗句】:
夫诗颂之作,有自来矣。或以吟咏情性,或以述德显功,虽大旨同归,所托或乖,若夫出处有道,名体不滞,风轨德音,为世作范,不可废也。故复撰序所怀,以为之赞云。
【译文】:
诗歌的颂扬之作,是有历史的。或者用来吟咏性情,或者用来述说德行显示功绩,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寄托的方式却不同。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保持名节不受影响,遵循道德规范,成为世人的楷模,这是不应该被废弃的。因此我重新编写序文,来表达我的感慨和赞颂之意。
【注释】:
- 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 诗颂之作:指诗歌的颂扬作品。
- 有自来矣:自古以来就存在。
- 吟咏情性:指诗歌中抒发情感和性情。
- 述德显功:指诗歌中描述道德行为和功绩表现。
- 虽大旨同归:虽然主旨相同。
- 所托:所寄托的内容或目的。
- 乖:不符合,不一致。
- 出处有道:指人的行为合乎道德原则。
- 名体不滞:名誉和身份不受拘束。
- 风轨:风范、风尚。
- 德音:道德的言论和声誉。
- 作范:起模范作用。
- 不可废也:不可以被丢弃不用。
- 故:因此,所以。
- 复:再次。
- 撰序:撰写序言。
- 序所怀: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 以为之赞:作为颂扬的作品。
- 云:表示下文是解释说明前面的语句。
【赏析】:
这首诗的开头提出了诗歌颂扬的作用和意义,即诗歌可以用来吟咏性情、叙述德行和功绩。接下来,诗人指出了诗歌颂扬的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和性情;另一种是通过诗歌来描述道德行为和功绩表现。尽管这两种方式在本质上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和风格。
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诗歌颂扬的重要性,即诗歌不仅仅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更是传递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工具。诗歌应该成为社会的典范,为人们提供学习的榜样。因此,对于诗歌的评价和欣赏不能仅仅局限于其艺术价值,更应该关注其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诗歌颂扬的态度和看法,即诗歌颂扬不应该被忽视或丢弃,而应该被重视和传承下去。他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创作了这篇序文,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诗歌的创作和欣赏中,共同推动诗歌事业的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