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诗句: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 描述了一种在永州野外产出的奇异蛇类,其身体颜色为黑色,身上有白色的花纹。
  •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 这种蛇能触碰到植物和树木,导致所有接触到的草木全部死亡;而且它的咬伤对人类毫无防护作用。
  •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 虽然这些蛇有毒,但人们可以通过将它们制成腊肉来食用,这可以治愈许多疾病,包括大风、痉挛、瘘管、皮肤病等,甚至能够杀死体内的寄生虫。
  •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 古代皇帝命令太医集中收集这种蛇,每年只允许其中的一半用于食用。此外,还有任务招募能捕获这种蛇的人,捕获者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
  • “永之人争奔走焉。” —— 由于这种蛇的特性,永州的居民们纷纷争相捕捉这种蛇以满足食用的需求。

译文:
永州荒野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的身体是黑色的,身上带有白色的斑点。它接触植物后会致死,而且它的咬伤对人类毫无保护作用。尽管如此,人们仍然可以捕获并制作成腊肉食用,这对防治一些病症非常有效。开始的时候,皇帝因为某种使命而强制集中了这种蛇,并且按年度分配给那些能够捕获它们的人们。因此,许多永州的人都开始竞相捕获这种蛇。

注释:

  • “捕蛇者说”:这是一首描述永州地区捕蛇活动及其影响的文章。
  • “黑质而白章”:描述的是蛇的颜色特征,即黑色与白色相间的颜色。
  • “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说明这种蛇对植物和动物都有害,无法防御。
  •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指出尽管一年中被这种蛇咬伤致死的人数只有少数,但其他人则生活得很快乐,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 “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反映了作者对于乡邻们因捕蛇而频繁死亡的担忧。
  •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表示作者选择在家乡安老,享受土地带来的资源和乐趣。
  •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能够幸存下来并继续生活的喜悦以及对捕蛇行为所带来的痛苦的拒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