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
渚莲丹脸恨,堤柳翠眉颦。
蝉已送行客,雁应辞主人。
蝇蚊渐无况,日晚自相亲。
《秋霁后》
秋霁后
净碧的山光冷清,圆明的露点匀称。
渚上莲叶红如脸,堤边柳条青似眉。
蝉声已送行客去,雁影应辞主人归。
蝇蚊渐无声响时,夕阳西下更相亲。
注释:
- 秋霁后:秋天晴朗后的景色。
- 净碧:清澈的绿色。
- 圆明:圆润明亮。
- 渚(zhǔ)莲:水中的莲叶。
- 丹脸:红色的脸。
- 堤柳:堤旁的柳树。
- 蝉声:蝉鸣声。
- 行客:旅行的人。
- 雁应辞主人:大雁应该告别主人飞向远方。
- 蝇蚊渐无况:苍蝇和蚊子渐渐消失。
- 日晚自相亲: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了,它们更加亲密无间地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景色的美丽和生动。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秋天的山水、植物和动物都表现得栩栩如生。诗中的“净碧山光冷”、“圆明露点匀”等诗句,形象地勾勒出秋日山水的静谧和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这宁静而美好的环境中。同时,诗人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渚莲丹脸恨”,将荷花比作红颜女子,表达了荷花对离去客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堤柳翠眉颦”(“翠眉”暗指柳条),则将柳树形容为含情脉脉的女子,展现了柳树对离别主人的哀怨。这些富有诗意的描绘,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情感等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