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
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
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
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
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

诗句注释:

  • 楚怀放灵均:楚国被放逐,诗人感叹屈原的才华与国家命运的悲哀。
  • 国政亦荒淫:国家的政事荒废堕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腐败的批评。
  • 彷徨未忍决:诗人在困境中徘徊不定,内心挣扎,难以做出选择。
  • 汉文疑贾生:汉武帝怀疑贾谊的才能和策略,暗示政治上的疑虑与不信任。
  • 谪置湘之阴:屈原被贬到湖南,象征个人命运的悲剧与国家的不幸。
  • 是时刑方措:当时刑法松懈,缺乏有效的法律制裁,反映出社会管理的缺失。
  • 此去难为心:离开朝廷,心中充满忧虑,担心自己的未来。
  • 士生一代间:指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他们的命运与国家密切相关。
  • 良时真可惜:美好的时光逝去,令人惋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哀叹。
  • 乱世何足钦:在战乱时代,人们难以找到值得尊敬的行为,反映了社会的不安与动荡。
  • 乃知汨罗恨:终于明白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不满。

译文:

  • 楚怀放灵均:楚国被放逐,诗人感叹屈原的才华与国家命运的悲哀。
  • 国政亦荒淫:国家的政事荒废堕落,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腐败的批评。
  • 彷徨未忍决:诗人在困境中徘徊不定,内心挣扎,难以做出选择。
  • 汉文疑贾生:汉武帝怀疑贾谊的才能和策略,暗示政治上的疑虑与不信任。
  • 谪置湘之阴:屈原被贬到湖南,象征个人命运的悲剧与国家的不幸。
  • 是时刑方措:当时刑法松懈,缺乏有效的法律制裁,反映出社会管理的缺失。
  • 此去难为心:离开朝廷,心中充满忧虑,担心自己的未来。
  • 士生一代间:指文人墨客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他们的命运与国家密切相关。
  • 良时真可惜:美好的时光逝去,令人惋惜,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哀叹。
  • 乱世何足钦:在战乱时代,人们难以找到值得尊敬的行为,反映了社会的不安与动荡。
  • 乃知汨罗恨:终于明白屈原投江自尽的原因,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不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楚国被放逐时的国政和个人的不幸命运,以及屈原在绝望中选择自尽的悲剧性行动,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运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德和理想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