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结合诗句的意思进行赏析。
第一句“年年羞见菊花开”,意思是每到秋天,诗人总是羞于见到菊花的盛开。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每年秋天来到的时候,诗人总是不好意思看到菊花盛开的样子。“羞”是惭愧的意思,“菊”指菊花,“开”指开放。
第二句“十度悲秋上楚台”,意思是说:诗人已经登上过楚台十次了,每次登台都有感伤之情。“楚台”指楚国的古台,这里指楚地。
第三句“半岭残阳衔树落”,意思是说:夕阳从山的半腰落下,把树都染红了。“残阳”指夕阳,“衔”指吞没。“落”指落下。“半岭”指山的上半部分,“残阳”指太阳快要落下的时候,夕阳照在树上,好像被树叶遮住了一样,所以说成“落”。
第四句“一行斜雁向人来”,意思是说:一群大雁排着队飞过来,好像要飞到人的身边一样。“斜雁”指横飞的大雁,“来”是靠近的意思。“一行”是一排,“斜雁”指横飞的大雁,“向”是向着的意思。“人”指诗人自己。
第五句“行云永绝襄王梦”,意思是说:飘荡不定的云彩永远不能像昔日楚灵王那样再出现梦中。“行云”指飘荡不定的白云,“永绝”是永远消失的意思,“襄王”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灵王的名字,这里是诗人自喻。
第六句“野水偏伤宋玉怀”,意思是说:野外的水流总让人感到忧伤,这忧伤就像宋玉一样深重。“野水”指的是野外的河流或山涧之水。“伤”是伤害、忧伤的意思。“宋玉”指屈原的同乡好友,宋玉因遭谗被流放,后来投江而死。“怀”是心怀、忧愁。
第七句“丝管阑珊归客尽”,意思是说:随着丝竹管乐的渐渐稀少和消散,那些归来的游子也渐渐地没有了。“阑珊”是形容声音逐渐消逝的样子。“归客”指归来的游子,“尽”指完。
第八句“黄昏独自咏诗回”,意思是说: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吟诵起诗歌。“咏”是诵读的意思。
【答案】
九日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
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
译文:
每年到了秋天的时候,我都不敢去看那盛开的菊花,因为看到它们就不免悲伤起来,因为我曾经在楚国的古台上见过它们。
我已经登上过楚国的古台十次了,每次登台都有感伤之情。
太阳快要从山的那一边下山了,它把树都给映成红色了。
一群大雁排着队飞过来了,好像要飞到我的眼前一样。
飘荡不定的云彩永远不能像昔日楚灵王那样再出现梦中。
野外的水流总让人感到忧伤,这忧伤就像宋玉一样深重。
随着丝竹管乐的渐渐稀少和消散,那些归来的游子也渐渐地没有了。
傍晚时分诗人独自吟诵起诗歌,独自一人对着夕阳吟哦着,直到夜色降临,天边只剩下一轮孤月时,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