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
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
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
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注释】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为一年中天气最寒冷的一天。寒寺:指寺庙里的僧人。
客:指诗人自谓。南楼:在长安城南,唐时为王公贵族的住所。顾老夫:回头看我(诗人),我已是老人了。步蹇:步行困难。游藻井:登高远眺。藻井:佛塔内部装饰精美的斗形瓦。发稀那更插茱萸:头发稀疏,怎能再插茱萸呢。茱萸:一种香草,古人认为佩戴可以驱除邪恶之气。横空:形容雨下得很大的样子。过雨:雨势过大。千峰出:形容雨后群山显露出来的景象。大野新霜万叶枯:一片大地上,新的霜冻使树叶枯萎了。尊:酒杯。菊花酒:指美酒,也比喻秋天的美好景象。殷勤:恳切。能得几回沽:能不能得到几次买酒的机会。沽:买,买酒。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重阳节登临南楼时所做,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前两句写自己年老体衰,不能登山赏菊;后两句写登高望远所见,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仍怀有凌云之志的情感。全诗意境高远,情深意长。《唐诗三百首》编者曰:“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自况,兼寓伤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