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乌夜啼引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

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

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注释】

①乌夜啼:即《乌夜啼曲》,唐教坊曲名。此词以乌的鸣叫声为引子,抒写一位官吏因犯法而被捕入狱,被迫变卖家产以求赎罪的情景。

②秦:指唐朝。

③长安:古都城名,今西安西北。这里指唐代长安城内。

④吏人家:官吏之家。

⑤吏人:指官吏。

⑥倾家卖产:变卖家产。

⑦自赎:自己赎罪。

⑧少妇:年轻的妇女。

⑨官家:此处指皇帝。

⑩赦书:皇帝颁布的赦免罪犯的公文。

⑪舅姑:公婆。这里泛指公婆。

⑫借:借助。

⑬庭树:院子里的树木。

⑭高巢:筑巢于高树上。

⑮年年:每年。

⑯伤尔雏:让它们伤害自己的雏儿。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官吏贪污、歌颂皇恩浩荡的乐府民歌。词以“乌夜啼”为题,抒发了一个官吏因犯法被押入大牢,被迫变卖家产以求赎罪的故事。

全词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从“夜啼”入手,描绘了长安城里一户人家的惨景。第二部分(“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写了官吏之妻听到官府宣告赦免的消息后的喜悦心情。第三部分(“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写官吏之妻告诫乌不要乱叫,以免误信谣言,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首作品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民间色彩。它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聩无能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也表现了人民对统治者的爱戴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