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如下:

秋霁寄远
初霁独登赏,西楼多远风。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
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

译文:
秋日晴空后的天空格外清新,我独自登上高楼欣赏这美景。在西边的楼上,远处传来阵阵秋风的声音。
秋日的烟雾飘荡在清澈的水面之上,细雨如丝般洒落在斜阳下。
高树上栖息着山鸟,原野上飞舞着草虫。
唯有等待明月升起时,才能与你共赏这千里之外的景色。

注释:

  • 秋霁:指秋季晴朗之后的天气。
  • :欣赏或观赏。
  • 远风:遥远的风声。
  • 秋水:秋天的水。
  • 疏雨:稀疏的细雨。
  • 高树:高大的树木。
  • 山鸟:栖息在高山上的鸟类。
  • 平芜:平坦的原野。
  • 飞草虫:在空中飞舞的小虫。
  • 明月:明亮的月夜。
  •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比喻彼此相隔很远。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初霁独登赏”,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一个在秋日天晴后独自登上高楼的人。第二句“西楼多远风”,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眺西楼所见的景象,以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物,如秋水的清澈、雨丝的飘洒、高树和山鸟的景致。最后两句“高树下山鸟,平芜飞草虫”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末句“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则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在月明之夜与远方的亲人共享这份美好,虽然距离遥远,但心却能相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思乡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