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馆清秋缆客船,故人相送夜开筵,麝烟兰焰簇花钿。
正是断魂迷楚雨,不堪离恨咽湘弦,月高霜白水连天。
浣溪沙
江馆清秋缆客船,故人相送夜开筵,麝烟兰焰簇花钿。
正是断魂迷楚雨,不堪离恨咽湘弦,月高霜白水连天。
注释:
江馆:水边宾馆。
清秋:秋季的清冷。
缆客船:系着客船。
故人:老朋友。
夜开筵:晚上摆酒设宴。
麝:一种动物,其香可作香料。
兰焰:指燃烧的兰花。
簇:聚集、环绕。
花钿:妇女首饰。
正是断魂迷楚雨,不堪离恨咽湘弦:
正是:正是如此。
楚雨:楚地的细雨。这里借指离别时淅沥凄婉的秋雨。
迷:迷失、迷惑。
不堪:不能忍受。
咽:哽咽。
湘弦:湘水的乐器弦。这里借指离别之琴声。
赏析:
《浣溪沙》词调是唐玄宗李隆基创制的。据唐五代诸词话记载,“开元中,太真(杨玉环)侍宴沉香亭,王维写诗纪其事,玄宗亦自撰《清平乐》以赠。”这首词就是作者在一次宴会上即兴所作,当时他与友人分别,友人将去潇湘之地,而词人却留于江南,于是写下这首怀人之作。
起句描绘了一幅江馆秋夜别离的画面。江馆,泛指江边的旅馆,为饯别之所。“缆客船”三字写出了词人送友远行的情态。词人站在江馆,目送着朋友乘着船只离开,这情景是多么的凄凉啊!“故人相送夜开筵”,故人是老友,“夜开筵”是说他们设筵相待,共度良宵。“麝烟”、“兰焰”和“花钿”,都是女子妆饰之物,用它们来形容酒席气氛之浓烈、雅致,也暗示了主客间的感情之深厚。
下片写惜别之情。“正是断魂迷楚雨”一句,是说词人此时的心情已经迷乱到了极点,如同失魂落魄一般。“楚雨”是指楚地细雨,它象征着离别时的凄苦哀伤。“不堪离恨咽湘弦”,湘弦,即湘江之弦,指古琴。这句说的是词人因为不忍离别之情而哽咽到无法再弹奏湘弦。“月高霜白水连天”一句,则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景象,表达了词人的孤寂之情。
整首词通过描写离别时的种种细节,展现了词人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全词情感真挚,语言细腻,富有音乐感,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