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春霁绝尘埃,嵩少烟岚画障开。
草色花光惹襟袖,箫声歌响隔楼台。
人心便觉闲多少,马足方知倦往来。
愁上中桥桥上望,碧波东去夕阳催。

洛阳春望

注释:

  1. 洛阳春霁绝尘埃:洛阳春天的雨后,天空晴朗,连尘土都变得干净了。
  2. 嵩少烟岚画障开:嵩山少的部分,烟岚缭绕如同画中的屏障被打开。
  3. 草色花光惹襟袖:花草的颜色和光影让衣襟和袖子染上了颜色。
  4. 箫声歌响隔楼台:远处传来悠扬的箫声和歌声,仿佛隔开了楼宇之间的喧嚣。
  5. 人心便觉闲多少:人们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感到闲暇。
  6. 马足方知倦往来:马匹行走的步伐也显得疲惫,知道是往返奔波所致。
  7. 愁上中桥桥上望:忧愁爬上了中桥,桥上的人也在眺望。
  8. 碧波东去夕阳催:波光粼粼的河水向东流去,夕阳的余晖催促着它的行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洛阳城的美景和人们的内心感受。首句“洛阳春霁绝尘埃”,以春日洛阳的清新之景,表达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接下来“嵩少烟岚画障开”,通过描绘嵩山少部分的云雾和如画的风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第三句“草色花光惹襟袖”,“惹”字生动地表现了草色花光对人的触动,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自然之美的温暖。第四句“箫声歌响隔楼台”,则通过箫声和歌声的悠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人心便觉闲多少”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感。而“马足方知倦往来”则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体现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愁上中桥桥上望”,将忧愁之情推向高潮,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人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