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拟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个,小弱未中使。
衣破无人缝,小者肚露地。
更娶阿娘来,不肯缝补你。
入户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斗遣啾唧,阿娘嗔儿子。
家内既不和,灵神不欢喜。
后母即后翁,故故来相值。
□□□□□,故来寻常事。
欲得家里知,孤养小儿子。
【译文】
夫妻拟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个,小弱未中使。
衣破无人缝,小者肚露地。
更娶阿娘来,不肯缝补你。
入户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斗遣啾唧,阿娘嗔儿子。
家内既不和,灵神不欢喜。
后母即后翁,故故来相值。
□□□□□,故来寻常事。
欲得家里知,孤养小儿子。
注释:回波乐 其九十八
夫妻拟百年,妻即在前死。
夫妻打算活到百年,但妻子已经先去世。
男女五六个,小弱未中使。
家中共有五六个儿女,年龄最小的还不会走路。
衣破无人缝,小者肚露地。
衣服破旧无法修补,年幼的孩子露出肚脐。
更娶阿娘来,不肯缝补你。
又请母亲过来,但母亲也不愿缝补衣服。
入户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孩子只是进来领取衣物食物,却不知家中事。
合斗遣啾唧,阿娘嗔儿子。
一起吃饭时,母亲责怪孩子不听管教。
家内既不和,灵神不欢喜。
家中因此不和谐,神灵也不欢欣。
后母即后翁,故故来相值。
继母就像后公一样出现。
□□□□□,故来寻常事。
这不过是平常之事。
欲得家里知,孤养小儿子。
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家中的情况,并独自抚养小儿子。
赏析:此诗是一首描写农村妇女生活的诗歌,通过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农村妇女的辛劳与无奈。全诗以“回波乐”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农村妇女生活的关注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