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诗句释义
1 转烛飘蓬一梦归: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如同飘摇不定的烛光,随风飘荡,最终回到一个梦境。这里的“转烛”可能象征着命运的无常或人生的曲折,而“飘蓬”则形容生活的不稳定和漂泊无定。
欲寻陈迹怅人非:表达了一种遗憾和失落感,想要寻找过去的痕迹,却发现人事已非,即曾经的朋友或亲人已经不在或远去。这反映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变化现实的无奈感受。
天教心愿与身违:这里的“天教”可能是上天的安排或命运的安排,而“与身违”则表示愿望与现实发生了冲突,无法实现。这句话揭示了人生中许多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及在面对这种差距时所感受到的无力和挫败。
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漫斜晖: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带有哀愁的景象。在这里,“待月”意味着等待月亮的出现,而“池台”和“楼阁”则暗示了人物所处的环境。“空逝水”和“漫斜晖”则分别描述了水面的空旷和夕阳的温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登临不惜更沾衣:最后一句“登临不惜更沾衣”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悲伤和困难,也愿意勇敢地面对并承受它们。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积极期待。
译文
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
等待月亮映照池台,流水逝去花影斑驳,楼阁中阳光洒落。
攀登高处不惧风霜,宁愿衣服沾湿也不退缩。
赏析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慨与哲理思考的词作。诗人以转烛、飘蓬、陈迹等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与变迁的生活场景,同时也透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希望与绝望,诗人探讨了人生路上的种种挑战和困境。同时,词中的“登临不惜更沾衣”,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与勇气,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整体上,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生命、时间和幸福的深度思考,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