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仙观寄云岑,岩萝拂地成阴。洞房不闭白云深。当时丹灶,一粒化黄金。
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时闻唳鹤起前林。十洲高会,何处许相寻。
临江仙
谢家仙观寄云岑,岩萝拂地成阴。洞房不闭白云深。当时丹灶,一粒化黄金。石壁霞衣犹半挂,松风长似鸣琴。十洲高会,何处许相寻?
译文:谢家仙观的云山如画,岩石上的青藤拂地成荫。洞房中云雾弥漫,仿佛与外界隔绝。当年仙人炼丹,一颗丹药化为黄金。石壁上的霞衣半遮半掩,松风阵阵宛如琴音。仙境中的十洲盛会,谁能与我共赴?
注释:临江仙:一种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有多种别名,如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等。本文介绍了临江仙词牌名的敦煌曲两首、字数、等始、流行、代表作等历史沿革,以及临江仙词牌的格律特点和明代杨慎等名家的作品。谢家仙观:古代传说中的仙人修炼的地方。云岑:云雾缭绕的高山。岩萝拂地:形容山岩上生长着茂盛的青藤。成阴:形成阴凉。洞房:指仙人居住的山洞。不闭:不关闭。白云深:云雾弥漫,仿佛与外界隔绝。当时:当年,从前。丹灶:烧丹炼器的炉灶。一粒化黄金:形容炼丹成功,得到仙丹。石壁:石头上的墙壁。霞衣:指山上的红霞。半挂:一半覆盖在石壁之上。松风:松林中的风声。长似:像……一样。鸣琴:弹奏琴瑟的声音。十洲:传说中的神仙居住之地。高会:盛大的聚会。许相寻:允许我寻找你。
赏析:
这首临江仙通过描绘谢家仙观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自然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仙人炼丹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追求真理和美好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