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秋日庭院,寒声阵阵,孤影照壁,夜长人静。
酒已全消,如何熬过漫漫长夜?
赏析:
这首词以时间转换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的孤寂凄凉之情。词人通过描绘秋日黄昏的景象,以及深夜中的寂静和孤独感,深刻地展现了自己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与孤独。此词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还巧妙地运用了环境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使得整首词既具有视觉的美,又有听觉的冲击,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动人。
上阕描写日间景象,明处写景,暗里抒情。“秋阴时作”四字,勾勒出天气的变化,暗示了词人心境的不定;“变一庭凄冷”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词人的孤寂与寒冷,将自然与人的感受融在一起,表现了景中情。下阕则转入夜间情境,通过“伫听寒声”、“独对孤灯”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与寂寞。“酒已全消”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无法摆脱的孤独与无助。
《关河令》这一调名也蕴含着羁旅思家之意,周邦彦取“关河愁思望处满”作为题名,旨在传达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而欧阳修也曾以此曲填写思乡之作,首句“关河愁思望处满”,可见其影响力之深远。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不仅是一首表达秋日孤寂的词作,更是一种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通过对环境的精心描绘、对情感的细腻刻画以及对时光流转的巧妙把握,周邦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秋夜晚的孤寂场景,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词中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