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鹧鸪天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释:

  • 一点残红:形容夕阳西下时的景色,红色渐渐消退。
  • 欲尽时:即将消失的时候。
  • 乍凉秋气:突然变得凉爽的秋日气息。
  • 满屏帏:笼罩在屏风上。
  • 梧桐叶上:梧桐树的叶子上。
  • 三更雨:晚上三更时分的雨。
  • 叶叶声声是别离:每一片梧桐叶子上的雨滴声都是离别的声音。
  • 调宝瑟:弹奏着古琴。
  • 拨金猊:轻轻拨动古琴上的金色装饰品。
  • 那时同唱鹧鸪词:当时一起唱着《鹧鸪词》。
  • 如今风雨西楼夜:现在的西楼夜晚风雨交加。
  • 不听清歌也泪垂:即使不听那悠扬的歌声也会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全诗抒发了词人对逝去的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生活的无奈与悲伤。

首句“一点残红欲尽时”描绘了日落时分的美景,红色的夕阳即将消失,给人一种凄凉之感。接着,“乍凉秋气满屏帏”写出了天气的变化,秋风渐起,带来了凉意和萧瑟的气氛。“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则通过梧桐树叶上滴滴答答的雨声,表达了作者对离别时刻的思念之情。

中间部分,“调宝瑟,拨金猊”,描述了弹奏古琴的动作,以及轻轻拨动古琴上的金色装饰品。这里的“金猊”指的是一种珍贵的古琴装饰物,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留恋。

“那时同唱鹧鸪词”又转到了过去,回忆起曾经一同唱着《鹧鸪词》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鹧鸪词”是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如今风雨西楼夜”点明了现实的处境,现在身处西楼,被风雨所困扰,无法享受宁静的时光。而“不听清歌也泪垂”更是将情感推向了高潮,即便不再听那些动人心弦的歌声,泪水也会不自觉地流淌。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