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

①枢密:官名,掌军务机要。

②且:连词,表转折。

③夫人之学也:人应当学习的东西,这里指学问。

④志其大:立志于做大事、成大器。

⑤多而何为:学问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⑥辙:字元远,苏轼的侄子,曾随父亲在京师任过官职,后被贬到黄州。

⑦终南、嵩、华:终南山、华山是著名的名山,这里泛指名胜古迹。

⑧黄河: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区,注入渤海。

⑨欧阳公:即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谥文忠。

⑩幸得赐归待选:有幸得到朝廷的恩准,回家等待选拔。

⑪优游:悠闲自在。

⑫益治其文:更加努力地写文章。

⑬且学为政:还要学习处理政务。

⑭苟以为可教:如果认为可以教导他。

⑮辱教:有辱下问(对老师)的敬辞,这里用尊称表示谦恭。

⑯又幸矣:真是幸运呀!

【赏析】

本文是作者苏轼应好友范如圭邀请给韩愈写的一封信。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以雄奇豪放著称。苏轼在这封信中表达了自己渴望学习韩愈的文章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愿望。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意思是说人应该立下志向,立志于做大事、成大器。苏轼在这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学问再多有什么用呢?如果不立志于做大事、成大器,那么学问再多也是没有用处。这是对人们的一种提醒和劝导,希望人们能够树立远大的志向,努力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年纪还小,还没有学习过官场事务。但是自己却希望能够得到韩愈的指教,因为韩愈的学问非常博大精深,自己非常希望能够从他那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对自己学习态度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渴望和追求。

“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意思是说自己当初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贪图钱财或者是其他的利益,而是出于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认识和评价,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态度和立场。

“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自己现在不能立刻得到韩愈的指教和教诲,但是自己还是有机会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而且还能够利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处理政务的能力。这是对自己未来规划和期望的一种描述和展望,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自信和期待。

整篇书信语言流畅,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对韩愈的尊敬和仰慕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