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阑干。

莫把阑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是南宋著名词人万俟咏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逐句释义:

  1. 春到南楼雪尽:春天到来时,南楼上的积雪已经融化。”雪尽”不仅暗示了季节的变化,也预示着大地回春,万物复苏。

  2. 惊动灯期花信:春光的到来惊动了元宵灯节期间群花开放的佳期。这里的”灯期”指的是赏灯的时节,而”花信”则是指春天里花开的消息。

  3. 小雨一番寒: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带来了一丝寒意。这里的”小雨”和”寒”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4. 倚阑干:独自一人依靠着栏杆。这里的”倚栏干”表达了主人公孤独的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5. 莫把阑干频倚:不要频繁的依靠着栏杆。这里的”莫把阑干频倚”是一种反劝诫,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沉迷于某种事物,要适可而止。

  6. 一望几重烟水:放眼望去,只能看到层层叠叠的烟水。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景色的美丽,同时也反映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和不确定。

  7. 何处是京华:哪里是繁华的京都?这里的”京华”通常指代京城或繁华的地方,但在这里它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可能代表着故乡或者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8. 暮云遮:黄昏时的云霞与雾气遮住了视线。这里的”暮云遮”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可能象征着主人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或对过去的回忆。

在赏析这首词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 词中的景物描写富有画面感,如”春到南楼雪尽”、”小雨一番寒”等,都具有很强的意象性和象征性。
  • 通过对人物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迷茫。
  •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词中较为难得的佳作之一。

《昭君怨·春到南楼雪尽》是一首表达对和平、宁静生活向往的词作,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都使其成为了宋词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词人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