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台长乐坊西,画桥倒影烟堤远。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
乐事年来乍见。趁旌旗、谷莺娇啭。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萧寺高亭,茂林斜照,且留芳宴。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
【注释】
①魏台:指汴京的西面,即今河南开封。长乐坊:宋代汴京城内的居民区。②画桥:用彩画装饰的桥。倒影:水中的倒影。③湾环:水流曲折环绕的样子。清浅:水流清澈、不深。④浴鹭翘莎(cháo shā):在水中洗澡的白鹭。⑤戏鱼吹絮(xǔ zhú):在水面上嬉戏的游鱼。吹絮:飘浮的柳絮。⑥落红:落花。⑦兰舟彩舫(fǎng):装饰华丽的船只。⑧萧寺:寺庙。⑨高亭:亭子建得比较高。⑩茂林:茂盛的林木。⑪韶华:美好的春光。⑫尊前:酒杯前。⑬作梨花晚: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⑭烂:灿烂。⑮芳宴:美好的宴会。⑯看:赏析。⑰烂向:灿烂地展开。⑱尊前放手:在酒杯前放开酒量。⑲作梨花晚:形容春天景色美好到像盛开的梨花一样。
【译文】
长乐坊西面的汴河上有一座彩绘彩画的桥,水波荡漾,烟雨蒙蒙,桥下是弯弯曲曲流淌的清澈的河水。一群白色的鹭鸟在水中嬉戏,一群鱼儿在水草间穿梭。岸边还有一片落花缤纷的景象,这是春天的美丽风光。游人如织,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船和船舫,轻快地向上游驶去,欣赏着眼前这如画的美景。
近年来很少见到这样美好的景致,趁着旗帜飘扬、鸟儿歌唱的好时光,我们追随在队伍中,有穿着绣花裙子的美女相伴,她们的芳香与绀色帷幔相映衬。我们在高大的亭子里休息,四周树木茂盛,阳光斜照在亭子上,我们在这里享受着美好的宴席,尽情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看着这美好的春光如此灿烂地展开,我们放开酒量,畅饮起来,就像盛开的梨花一样。
【赏析】
《水龙吟·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是一首描写汴京春日游景的词作。此篇上片写汴河之景,下片则记游赏过程。全词描绘了汴河边上一幅优美的春光图。
起首三句,勾勒出汴河两岸一派迷人的春色,为全词创造了一种宁静愉悦的氛围。“长乐坊”点明地点,“画桥”说明桥上的景物都是彩绘的,“倒影”说明汴河的水流平静,“烟堤”写出了汴河之水的澄碧透明。这些细节都渲染出了汴河之畔美丽的春光。“东风与染,揉蓝春水,湾环清浅。”东风拂来,春意浓郁,河水被染上了淡淡的蓝色,波光粼粼。“浴鹭翘莎,戏鱼吹絮,落红漂卷。”水中的白鹭在嬉戏,鱼在水草丛中穿梭游动,水面上飘落的花瓣如同被风吹起的柳絮一般在空中飞舞。
下片开始写游赏的过程。“为游人盛踪,兰舟彩舫,飞轻棹、凌波面。”人们纷纷赶来观赏,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船只,在水面上划桨前行。这里的“轻棹”和“凌波”都是对游人的生动描绘,形象地表达了他们轻松愉快的心情和优雅的动作。接着“乐事年来乍见。”突然之间,一件快乐的事情出现了。这里的“乍见”表明这件乐事的出现是出人意料的。“趁旌旗、谷莺娇啭。追随况有,疏帘珠袖,浓香绀幰。”随着旌旗猎猎作响,一群美丽的女子伴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这些女子身着华丽的衣裳,香气四溢,让人陶醉其中。
茂林斜照,且留芳宴。”他们在一座寺庙的高台上休息,周围的树木在斜阳的照耀下格外美丽动人。“看韶华烂向,尊前放手,作梨花晚。”他们在这里欣赏着春光的美丽,尽情地饮酒赏景,仿佛置身于一个盛开的梨花之中,美不胜收。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汴河之畔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在其中的欢乐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