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棹正逢江雪霁,是行应快吴吟。透云寒日半晴阴。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
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不堪华发故骎骎。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
临江仙 · 其二
[宋]苏轼
鼓棹正逢江雪霁,是行应快吴吟。透云寒日半晴阴。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
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不堪华发故骎骎。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
注释
- 鼓棹:船桨摇动。
- 江雪:指西湖的雪景。
- 吴吟:泛指江南一带的诗风和诗歌。
- 透云:穿透云层。
- 寒日:寒冷的阳光。
- 烟岚:山间的云雾。
- 案上:桌上。
- 展读:阅读。
- 圣贤:指古代的圣人和贤人。
- 踪迹:足迹或行动的痕迹。
- 三旌:古代官员的一种荣誉官职,这里指的是高级官职。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追和东坡送李公恕入浙韵之作。全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
首句“鼓棹正逢江雪霁”,描绘了一幅江雪初霁的美丽画面。这里的鼓棹,可以理解为船只的鼓声和划桨的动作,而江雪霁则是指江面上的雪已经融化,天气变得晴朗。这句词不仅写出了作者在江上的所见所感,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
“是行应快吴吟”一句,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这里的吴吟,可以理解为江南地区的诗歌风格,也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的诗词创作。通过这句词,可以看出作者对于自己诗词创作的热爱和自信。
“透云寒日半晴阴”这一句,描绘了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这里的透云,可以理解为穿透云层的阳光;而寒日、半晴阴则分别描绘了阳光的温度和天空的光线变化。这些词语的运用,既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烟岚凝翠重,霜树溅红深”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美丽。这里的烟岚凝翠、霜树溅红,都是形容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既有青山绿水的生机勃勃,又有冬日里的苍凉悲壮。这些词语的运用,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叹,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案上文书闲展读,圣贤踪迹重寻”这两句,作者开始关注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这里的文书,可以理解为书籍或文件,而展读则表示阅读;圣贤踪迹则暗示着寻找圣人和贤人的足迹或教诲。通过这句词,可以看出作者在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不堪华发故骎骎”一句,作者再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恐惧。这里的华发,可以理解为头发变白,也暗示着人生的衰老;而骎骎则表示迅速的样子。通过这句词,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三旌还有分,万事付无心”这两句,则是作者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展望和决心。这里的三旌,可以理解为高级官职,也可以理解为荣誉与地位的象征;而万事付无心则表示放下一切杂念,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这句词,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转变和追求。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人生之苦以及心灵之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