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柳,惯得春先处。催趁风光上歌舞。见九衢、车马流水如龙,喧笑语,罗绮香尘载路。
欢娱多暇日,尊俎风流,重见承平旧官府。有多少、佳丽事,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玑翠羽。好惜取、韶华醉连宵,更莫待、收灯酒阑人去。

【注释】

辛卯: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词人时为太学正。嘉禾:县名,今属浙江。元夕:元宵节。

江城:指临安,即今浙江杭州。

惯得春先处:习惯于春天先到的地方。

催趁风光:赶着美好的风光。

九衢:九条大街,京城的交通大道。

车马如龙:形容车马之多,像一条条游动的龙。

罗绮香尘载路:穿着华丽衣服的人扬起尘土在大街上行走。

承平:太平盛世,国家安定。

尊俎风流:酒宴上谈笑风生。

佳丽事:美好的事情。

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玑翠羽:形容女子们戴着金钗玉珥,穿着珍珠翠羽的衣裳走在花丛中。

韶华:美好的时光。

醉连宵:沉醉了整整一个晚上。

收灯酒阑人去:天黑了,人们散去了,只剩下灯火阑珊。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元宵节热闹场面的词作,上片写元宵节的盛况,下片写节日中的欢娱和惜时。全篇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南宋初年城市节日生活的情景。

“江城梅柳,惯得春先处。”起笔就点明地点,是江南的一座大都市。这两句是总领下文,写出了作者对这种热闹繁华景象的喜爱之情。

“催趁风光上歌舞。”意思是:趁着好风光来参加歌舞活动。“见九衢”,指的是京城的大街。这里用了一个“见”字,突出了京城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喧笑语”,“罗绮香尘载路”。这里描绘了京城元宵节的热闹场景,人们成群结队地涌出大街小巷,尽情欢乐。这几句词句生动活泼,语言优美流畅,把京城元宵节的热闹场面表现得活灵活现。

“欢娱多暇日,尊俎风流,重见承平旧官府。”这三句词主要写人们在节日里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暗含了作者对于恢复宋朝的怀念之情。“重见”一词,表明作者在节日里的欢娱活动与以往不同,他看到了往日的承平盛世,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这里的“承平”一词,既表示了作者对过去盛世的回忆,也暗含了他对现在和平局面的珍惜之情。

“有多少、佳丽事,堕珥遗簪,芳径里,瑟瑟珠玑翠羽。”这里说的是在节日中,人们纷纷戴金钗玉珥,身穿珍珠翠羽的衣裳,走在花丛中。这里的“佳丽事”,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肯定。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望。

“好惜取、韶华醉连宵,更莫待、收灯酒阑人去。”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惋惜之情。这里的“韶华”一词,既是对青春岁月的一种赞美,也是对人生易逝的一种感慨。而“收灯酒阑人去”一句,则更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深深留恋之情。总之,这首词通过描绘京城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南宋初年城市节日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忧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