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敧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高阳台·红入桃腮,青回柳眼》,下面我将逐一解释每句的含义,并给出赏析:

  1.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 红入桃腮:红色的桃花映衬在脸颊上,形容女子的美丽。
  • 青回柳眼:绿色的柳叶在眼中显现,形容春天景色的生机。
  • 韶华已破三分:美好的时光已经逝去了三分(指春天)。
  1.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 这句表达了诗人因友人未归而感到失落和孤独的心情。
  1.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敧枕初闻。
  • 平明:早晨时分。
  • 催花雨:形容春雨滋润万物,催促花开的景象。
  • 敧枕:侧身躺着。
  • 这句描绘了一幅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画面,诗人在梦中被这美景所吸引。
  1. 问东君:这是对春天的称呼,指春神。
  • 东君:春天的神,也泛指春天。
  • 因甚将春:为什么春天要来?
  • 老了闲人:让那些无事可做的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
  1.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 东郊十里:指东郊的十里长街。
  • 香尘:指马车行驶时扬起的尘土,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出行的奢华。
  • 玉勒、雕轮:都是古代车驾上的装饰物,代表尊贵的身份。
  • 这句展现了一幅繁华景象,诗人似乎在享受这种奢侈的旅行。
  1.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 芳时:美好的时光。
  • 岛上红云:指岛屿上的红色云彩,比喻春日里的美景。
  1.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
  • 朱衣:指穿着红色衣服的人,这里可能是指权贵或者富贵之人。
  • 黄金带:用黄金制成的腰带,象征地位高贵。
  • 虚名:没有实际成就或价值的名字。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名利的淡薄看法,认为只有真正的才华才是最重要的。
  1. 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既有秋天的悲伤也有春天的伤感。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比“韶华已破”与“芳时”,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同时,通过描述春雨、春光和豪华的出行,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繁华的世界。最后,诗人以对名利的淡然态度结束了诗篇,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