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南无锡人,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检讨,以事罢官。
康熙间举鸿博,官谕德,不久又罢。
家有寄畅园,在惠山之麓,常读书其中。
工诗,七律尤善。
有《毛诗日笺》、《苍岘山人集》。
生卒年:1637-1714
清江南无锡人,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检讨,以事罢官。
康熙间举鸿博,官谕德,不久又罢。
家有寄畅园,在惠山之麓,常读书其中。
工诗,七律尤善。
有《毛诗日笺》、《苍岘山人集》。
生卒年:1637-1714
金陵司马行 - 诗句:汝祖金陵小司马,移家始傍梁溪居。 - 译文:你的父亲在金陵担任小司马,后来搬到了梁溪居住。 - 注释:金陵,指南京;小司马,指低级的官职;移家,搬家;始,开始;傍,靠近;梁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 -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作者的父亲在金陵(今南京市)担任小司马,后来搬到梁溪(今江苏无锡)居住的经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把酒临江感慨多,西南天地正横戈。 登楼有客依刘表,使粤何人下赵佗。 浪接三巴声激壮,观名一柱势嵯峨。 偶逢春昼无烽火,听得琵琶几曲歌。 诗句释义: 1. 把酒临江感慨多:“把酒临江”描绘了诗人面对江水,手持酒杯,满怀心事,饮酒以抒怀的情景。这里的“感慨多”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沉思考。 2. 西南天地正横戈:此句中的“西南”指的是广阔的地域或历史背景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定策当年奠帝京,墓门遥见半湖明。 - 关键词:定策、帝京、墓门、半湖、明 - 注释:此句描绘了于忠肃公(指岳飞)墓地的景象。"定策"可能指的是岳飞在政治决策中的重要贡献或其军事策略。"奠帝京"意味着为皇帝的都城(即南宋的首都临安)举行了奠基仪式,象征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祝福。"墓门"是墓地的大门,这里用"遥见"表达了墓地的远观效果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主要考核点是鉴赏作品的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包括对形象的识别、对形象的理解以及通过形象来体会情感。解答此题首先要求考生理解全诗的内容,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句的含义,最后再结合诗句分析手法及其作用。 (1) “频年踪迹混樵渔”“白首更逢多难后”,意思是说诗人多年奔波,现在又逢大乱,漂泊不定,生活十分艰苦。“多难”指安史之乱
【注释】 杂感三首: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流寓秦州时所作。三首是第一首、第二首和第三首的合称。 关陇:指唐代的关中和陇右地区。车书:车舆与书写,泛指统一。此日同:当日同。 相公:指唐肃宗李亨。拜命:接受命令。元戎:主帅。这里指肃宗任命杜甫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充任左拾遗,即负责监察百官之事。 推充国:汉将卫青曾为上谷太守,因击败匈奴有功,封为冠军侯,以“冲”、“固”等字命名食邑。这里用其典故
杂感三首·其一 烽火章江警急多,滕王楼阁转嵯峨。 雕鞍晓日明珠玉,列帐秋风泣绮罗。 坐算几闻黄石略,战酣谁奋鲁阳戈? 司农日夜忧财匮,击鼓椎牛气若何?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烽火章江警急多:此处描绘了章江地区因战争而频繁响起的警报声,反映了当时紧张的战争环境。 2. 滕王楼阁转嵯峨:描述了滕王楼阁因战争而变得破旧不堪,凸显了战乱对城市风貌的破坏。 3. 雕鞍晓日明珠玉
潞河寒食 浮云北望怅何依,寒食馀威未减衣。 柳色独随行骑没,桃花仍见钓人归。 青烟禁烛谁家散,紫燕春泥到处飞。 自别帝城多岁月,西山朝爽尚晖晖。 注释: 1. 浮云北望怅何依:浮云北望,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怅何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无助。 2. 寒食馀威未减衣:寒食节过后,天气依然寒冷,余威未减,意味着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到来。 3. 柳色独随行骑没:柳色独自随着行者的背影消失
【注释】 上熊雪堂先生:指熊士仪,字子羽,明朝人。熊士仪在任南康府知府时因得罪权贵被罢官,后归隐于江西章贡山。 正系苍生望:正是指老百姓对先生的希望和期盼。 累朝看赤舄(xì):累朝,历代朝廷;看赤舄,指观看皇帝的鞋子,喻指当朝官员。 两疏乞青山:两次向朝廷提出辞官归乡的奏请,请求得到青山绿水的地方居住。 直道安危后:正直地面对国家的安危。 深心去就间:深深地思考自己的去留问题。 盈盈章贡水
荆南春日感怀二首 其一圣主崇文雅化新,天书初下访儒臣。 汉廷有意尊经术,宣室何妨对鬼神。 喜说图中求骏马,还看席上得奇珍。 上林春色应如旧,憔悴当年献赋人。 注释: 1. 荆南春日感怀二首:作者为荆州时所作,共有二首,此为其一。 2. 圣主:指贤明的君主。 3. 崇文雅化新:尊重并弘扬文化。 4. 天书:皇帝给大臣的书信。 5. 儒臣:有学识和才能的人,这里指朝廷大臣。 6. 汉廷:汉朝朝廷。
杂感三首 其二 授钺亲贤庙算强,旌旗万里作岩疆。 周家同姓盟为长,汉制非刘爵不王。 原异数,至今除患屡分防。 堪嗟诸将功成后,不肯歌钟会未央。 注释解释: - 授钺:授予权力或军衔。在中国古代,皇帝授予有功之臣以兵权和指挥权,称为“授钺”。 - 亲贤庙算:指君主亲自谋划、商议国事,显示朝廷对贤臣的重视。 - 旌旗:古代军队的标志,这里比喻国家的权威和力量。 - 岩疆:坚固的边疆
秦树声是清代诗人。 字宥横,一字晦鸣,号乖庵,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末年的动荡和社会的变迁,他的政治生涯与文学创作都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与风貌。秦树声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有影响力的官员。他的诗歌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云鹤是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兰友,又字仙品。她是四川观察使孙春岩的次女,也是随园女弟子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位清朝著名诗人: 1. 生平简介 - 基本信息:孙云鹤生于公元1790年前后,逝世时间不详。她与她的姐姐孙云凤共同成为随园女弟子。 - 家族背景:她出身于一个有地位的家庭,丈夫是县丞金玮。她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擅长绘画的女性,并精通骈体文。 2. 艺术成就 -
清江南无锡人,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 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检讨,以事罢官。 康熙间举鸿博,官谕德,不久又罢。 家有寄畅园,在惠山之麓,常读书其中。 工诗,七律尤善。 有《毛诗日笺》、《苍岘山人集》。 生卒年
翁瑞恩是清朝的诗人,字璇华,常熟人。他的生平、作品风格以及文化成就都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翁瑞恩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其诗作多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感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他深刻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