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净乐邦吾本郡。娑婆流浪因贪吝。冉冉思归霜入鬓。深嗟恨。塞鸿不解传音信。
落日尽边沙隐隐。向西望处归应近。天乐是时相接引。宜精进。紫金台上谁无分。

《渔家傲·其二》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的每句含义以及整体的主题赏析:

  • 诗句释义
  1. 清净乐邦吾本郡
    “清净乐邦”指的是一个清静而快乐的地方,“吾本郡”则表明这是作者的家乡。
  2. 娑婆流浪因贪吝
    “娑婆”在佛教中指世间,这里泛指人间,“流浪”暗示着无定所,“贪吝”表示贪婪和吝啬。两句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在外漂泊,因贪念而不得安宁。
  3. 冉冉思归霜入鬓
    “冉冉”形容岁月流逝,“霜入鬓”比喻时间的无情和衰老。表达了岁月不饶人,作者渴望回归家乡的愿望。
  4. 深嗟恨
    “深嗟恨”是对前文情感的深化,表达了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5. 塞鸿不解传音信
    “塞鸿”代指远方的书信或消息,“解”在这里是能够的意思,“传音信”则是传递消息。这句诗通过塞鸿无法传递信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消息的渴望。
  6. 落日尽边沙隐隐
    “落日”指夕阳,“尽边”意味着地平线,“沙隐隐”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苍茫和寂寥感。
  7. 向西望处归应近
    “向西望处”指的是向西望去的方向,“归应近”表示距离家乡越来越近。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向往和期待。
  8. 天乐是时相接引
    “天乐”可能是指天空中的音乐,也可能是一种寓意吉祥的词藻,“是时”指的是这个时候,“相接引”表示和谐地相随而来。整句表达了一种美好和谐的生活状态。
  9. 紫金台上谁无分
    “紫金台”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可能象征着荣耀或地位,“谁无分”表达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职责,不应有过多欲望。这句可能是在告诫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名利。

诗歌赏析

《渔家傲·其二》以诗人的个人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通过对家乡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通过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 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塞鸿”、“落日”等,使得整首诗的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此外,诗歌的语言简洁而有力,充满了音乐性和节奏感,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渔家傲·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家乡、人生和自然的深刻认识。无论是从诗歌的形式还是内容来看,这首诗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