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铭,原名翁心存,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91,卒于公元1862
翁心存是清朝的诗人。
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他是清代的晚清大臣,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道光二年中进士后,历任多项重要职务,直至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二铭,原名翁心存,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791,卒于公元1862
翁心存是清朝的诗人。
字二铭,号邃庵,江苏常熟人。他是清代的晚清大臣,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道光二年中进士后,历任多项重要职务,直至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注释】 乌台:指御史台,御史台在京师称乌台。执宪:执掌宪纪。龙节:指朝廷所给的旌节,古代用以代表官衔。宣风:宣布教化。百城:指天下各州府。解绶:指卸职。威棱:指威严。正色谠言:指正直而能直言不讳。妇孺:泛指百姓。孝肃:指包拯,北宋名臣,以刚直敢谏闻名。燕翼:指赵概,南宋名臣,以多谋著称。凤池:指翰林院,文臣的高级官署。绳武:指赵鼎,北宋大臣,以有谋略著称。清心学道:指赵鼎晚年专心修道,以求长生
这首诗是诗人自题的一首咏物诗,主要描绘了药洲访石图的景象。 首句“峥嵘蜃阁排空出”,描绘了一座巍峨壮观的楼阁,仿佛从天而降,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第二句“天遣薶藏付童律”则表达了对这栋楼阁由天赐予的赞美之情。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薶藏”和“童律”这两个关键词,既表现了楼阁的神秘感,又暗示了它的非凡价值。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石图的细节,进一步展现了楼阁的壮丽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商隐,他是晚唐诗人。此诗写于大中二年(848年)秋至四年(850年)冬,时在梓州(今四川三台)。 “栖霞阻风”即《栖霞寺》诗题。首联“塔杪铃言替戾冈,果然旗脚转危樯”,描写了诗人在风雨中的艰难行程。“塔杪”指寺院的高耸的塔尖。“铃言替戾冈”是说寺院高高挂起的铃铛声,好像是替戾山的山冈而鸣。“果然”指诗人所见与所闻相符。“旗脚”指船上插着的大旗,“危樯”即高桅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一次游览药师寺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药师寺周围的美景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开篇写道:“江云帖帖南浦飞,江城清夏昼掩扉。” 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南国景色,白云缓缓地飘荡在江面上,江城的夏日阳光明媚,人们纷纷闭门休息。接着,他表达了自己对肉食的厌恶,冷嚼着冰雪般的竹子,虽然不肥却很美味。 诗中的“尚余一点俗缘在,妙药欲仗空王医。”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矛盾
【注释】 1. 朝暮:早晨和晚上。 2. 倚闾(qī):古代里巷的大门。 3. 极目:尽目力所能及的地方。 4. 啮(niè)指:用手咬指甲。 5. 髫龀(tiáo chèn):儿童的头发,因头发未长齐而梳两髻,故称“髫龀”。 6. 朐阳:县名,今河南确山县西南。 7. 山城:山城的景色。 8. 讲舍:讲学之所。 9. 母绩儿夜读:母亲在夜间为孩子读书。 10. 《四牡》:诗篇名篇名。 11.
宿破山寺 高阁岚光合,空潭月影悬。 泉声春梦碎,佛火罩灯圆。 夜静花香发,山深俗虑捐。 湛然无起灭,心在四禅天。 一、诗句释义与译文: 1. 高阁岚光合:“高阁岚光合”描述的是寺庙中高耸的楼阁被周围的山雾和光线环绕的景象。在这里,“高阁”指的是寺庙中的建筑,“岚光”是指山间缭绕的雾气和阳光,“合”表示这些自然元素相互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2. 空潭月影悬
出山海关 王气东来接柳条,长城西去尽临洮。 云屯万雉环山海,天设重关划蓟辽。 三辅风烟开莽苍,两京筦钥锁岧峣。 鲸波不动苍烟碧,亿载皇图巩圣朝。 注释: 1. 王气东来接柳条:王气,即帝王之气,代表着皇家的气势和权威。这里指的是东来的王气与柳条相接,象征着皇家的威严和力量。 2. 长城西去尽临洮:长城,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防线,西起甘肃省嘉峪关,东至辽宁省兴城。临洮,古地名,今甘肃省岷县
【注释】 游莫逐,雕陵鹊:不要追逐雕陵的喜鹊。 栖莫近,瑶台鹤:不要靠近瑶台的仙鹤。 铩羽翰:用箭伤其翅膀。比喻受到挫折。 鹞陵风高遇矰缴:在高高的山陵上风大,遇有网罗捕捉。比喻处于困境。 黄云夹陇粱稻肥,关河阻绝不得飞:黄色的云雾笼罩着田间,高粱田里的庄稼长得又肥又壮,但因关河阻隔,无法展翅飞向远方。 鸥波浩荡,鸟道险巇:大海中鸥鸟翱翔,天空中鸟儿自由飞翔,而人却只能沿着曲折狭窄的道路行走。
【注释】 过:经过。无锡,地名,在今江苏省。梁溪,水名,又名无锡水,流经无锡市。纡:曲折。乡国,指家乡。子夜啼乌鹊,指旧时传说中每年子时(午夜)天上有乌鹊悲鸣。寅年足虎貙(jūn),寅年是虎的年,豝(jiǎo)兽名,似猪而大,黑色,性凶。元戎,即元帅。驻兵地,驻扎军队的地方。沙边烟雨总模糊,意思是说在蒙蒙细雨中,沙岸显得模糊不清,这里暗指诗人所到之地的地理位置和当时的情景。 【译文】
诗句:谱就江南绝妙词,王郎愁绪正如丝。 译文:谱写出江南的绝妙词篇,王郎的愁思如同细细的丝线。 注释:谱(pǔ)——创作,谱写;江南——泛指中国南方地区;绝妙词——指美妙动听的诗词;王郎——这里指诗人自己;愁绪——忧愁的心情;正如——如同;丝——喻指细长的思绪。 赏析: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翁心存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谱就江南绝妙词”,表达了诗人创作出了江南的绝妙诗词
陈裴之(1794—1826)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字孟楷,号小云,别号朗玉山人。他是钱塘(今杭州)人,与父亲陈文述一样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陈裴之的诗风受到了宋代西昆体的影响,但他晚年的作品趋向于雅正。 下面将详细介绍陈裴之: 1. 生平背景 - 出生年份:陈裴之生于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年)。 - 婚姻生活:他在嘉庆十五年(1810年)娶了汪端为妻,汪端的加入使他的文学创作更加丰富多样。
袁昶(1846年9月27日—1900年),字爽秋,一字重黎,号渐西村人,自署芳郭钝叟、毗耶山人等。袁昶是清代诗人,也是一位大臣。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寒的出身到成为朝廷重臣,再到因反对外国势力而遭杀身之祸,他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变革的剧烈。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早年经历: - 袁昶出生于浙江省桐庐县一个书香门第家庭。 - 同治六年(1867年)中举人,这标志着他开始步入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