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不踏斜桥路。青山试问谁为主。密叶转回风。寒泉落半空。
此间无限兴。可便荒三径。明日下扁舟。沧波莫浪游。

【注释】

经年不踏斜桥路:已经很长时间没走过斜桥的路了。

青山试问谁为主:青山间有谁能作主?

密叶转回风:树叶茂密地摇动,风也随着树叶的摇曳而回旋。

寒泉落半空:清冷的泉水从高处泻下,溅起一半的水花。

此间无限兴:这地方有无限兴致。

可便荒三径:就可以使荒芜了的田园重新繁荣起来。

明日下扁舟:明天就乘小舟而下。

沧波莫浪游:别让波浪把你淹死!

【赏析】

《菩萨蛮·己未五月十七日赠无住道人》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山水图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经年不踏斜桥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自己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地行走感到遗憾的心情。

“青山试问谁为主”一句,则进一步展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这里,诗人把青山视为知己,试图与它对话,询问它的主宰者是谁。这种表现手法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理,让人联想到了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密叶转回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画面。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树叶、风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因为他知道在大自然中,他是孤独的,但也是自由自在的。

“寒泉落半空”一句,则是对前一句的延续。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泉水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美。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因为他认为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此间无限兴”两句,则是对整首词的总结。在这里,诗人用“此间”一词来指代他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而“无限兴”则是指他对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无限生机和可能的期待。这种期待既包含了对个人生活的美好憧憬,也包含了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可便荒三径”一句,则是一种反讽和自嘲。在这里,诗人用“荒三径”来形容自己的处境,暗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但仍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而“明日下扁舟”一句,则是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在这里,诗人希望在乱世之中找到一片净土,过上隐居的生活;而“沧波莫浪游”一句则是一种警示。在这里,诗人用“沧波”来比喻乱世的波涛汹涌,告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迷惑,更不应该轻易涉足其中。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