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窗人似莺藏柳。巧语春心透。声声清切入人深。一夜不知两鬓、雪霜侵。
何时月下歌金缕。醉看行云住。懒将幽恨寄瑶琴。却倩金笼鹦鹉、递芳音。
【注释】
《虞美人》原题下注“春”。
绮窗:绣花的窗户。莺:黄鹂鸟。莺藏柳:指春天里莺鸟栖息在柳树上。
声声清切: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入人耳中。
金缕:即金凤,古代妇女头上的一种装饰品。
行云:这里比喻飘忽不定的思绪。
倩:求、请的意思。
【译文】
绣花的窗户像莺鸟一样掩映着柳树,黄鹂鸟儿巧语如春风般透入人们的心底。一夜不知两鬓间已经生出雪霜来。什么时候能在月下歌唱金风绕梁,醉眼看那行云缭绕而停留。懒得把幽怨寄托于瑶琴,却想倩金笼中的鹦鹉,传送我的芳音。
赏析:
此词上片写春夜莺啼。“绮窗”三句,写窗外莺啭之景。“绮窗”,绣花的窗户。莺啼时,常在柳树上栖息。“巧语”,是说莺儿婉转动听的鸣叫,“春心透”,是说它的声音清脆悦耳,入人耳中,触动了人们内心的欢乐之情。“一夜”两句,写词人在春夜中听到莺啼之声,不觉沉醉其中,直到天明,不知自己已白了双鬓。“一夜”、“不知”是说莺啼之声不绝于耳,直至天晓。“两鬓”句用比兴手法,以雪霜自喻,说明词人因春宵不寐而变白了双鬓。
上片主要描写莺啼和词人春夜不寐的情景。
下片转入抒情。“何时”两句,写自己渴望有朝一日,能与佳人共赏月下金风绕梁,同醉看天上的流云缭绕而止。“月下”,即月夜;“歌”,是说唱歌;“金风绕梁”,形容歌声美妙动听,好像金风在屋梁上回旋一样;“行云住”,是说流云停驻,即“行云不动”。“行云”句暗用谢庄《月赋》“隔河见虹”句意,以行云喻佳人之容。这几句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与所思慕的美女一起,在月色之下高歌咏叹,醉看天上的流云缭绕而止,尽情享受爱情的快乐呢!然而事与愿违,词人只能懒散地将心中的幽怨托付于瑶琴。“懒”,是说词人懒于弹琴,懒得去弹奏瑶琴;“寄”,是说词人将心中的幽怨寄托于瑶琴,借弹琴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却倩”,即“却欲”。“却欲”,即“却想”,意思是说,想借助金笼中的鹦鹉传递自己的情意。
下片主要是抒写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小词写的是一个闺中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开头二句写闺中女子看到窗外的黄莺在柳树上鸣叫,就想到她心爱的人一定也在欣赏这美好的春光。“绮窗”句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一夜”二句承前启后,点出时间,并进一步写出闺中女子春夜不寐的原因。“一夜不知”,是说莺啼的声音一直萦绕在耳边,以至于连自己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两鬓”二句,是说自从那次春夜过后,闺中女子的头发便渐渐变白了。这是作者采用比兴手法,以雪霜自喻,说明词人因春宵不寐而变白了双鬓。
上片主要写闺女春夜不寐。下片转入抒情。“何时”二句,写闺女渴望有朝一日,能与佳人共同享受爱情的快乐。“行云”句暗用谢庄《月赋》“隔河见虹”句意,以流云喻佳人之容。这两句意思是说,什么时候能与所思慕的佳人在月色之下高歌咏叹,醉看天上的流云缭绕而止,尽情享受爱情的快乐呢!然而事与愿违,闺中女子只能懒散地将心中幽怨寄托于瑶琴,将心中的幽怨寄托于瑶琴。“却倩”,即“却欲”。“却欲”,即“却想”,意思是说,想借助金笼中的鹦鹉传递自己的情意。
全词以莺啼写春,以春夜写相思,语言清新自然,情真意切,是一首别具特色的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