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堆里庐山对。舟子愁如醉。笑看五老了无忧。大觉胸中云梦、气横秋。
若人到得归元处。空一齐销去。直须闻见泯然收。始知大江东注、不曾流。
这首诗的译文是:
银山堆里庐山对。舟子愁如醉。笑看五老了无忧。大觉胸中云梦、气横秋。
若人到得归元处。空一齐销去。直须闻见泯然收。始知大江东注、不曾流。
注释解释:
- 银山堆:形容山上积雪像银子一样堆积,比喻山上的雪景壮观。
- 庐山对:指庐山在江的对面,即江西的庐山与湖北的庐山相对。
- 舟子:指行船的人。愁如醉:形容舟子因为旅途劳顿而感到疲惫,如同醉了一般。
- 笑看五老:传说中五位仙人,这里用来代指隐士或高士。无忧:表示内心无忧虑,自在自足。
- 大觉胸中云梦:形容心胸开阔,如同云梦般宽广。
- 气横秋:形容气势磅礴,充满秋天的气息。
- 若人:如果这个人。
- 归元处:指回归本源的地方。
- 空一齐:形容一切都消失不见。
- 直须:只要。
- 闻见泯然:形容一切声色都消失了。
- 始知:才知道。
- 大江:指长江。东注:向东流入大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卷,通过舟子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界和人生哲学的深刻寓意。首句“银山堆里庐山对”便勾勒出一幅雪后山峦重叠的壮丽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第二句“笑看五老了无忧”,则表达了舟子面对自然景观时内心的豁达和宁静。第三句“大觉胸中云梦、气横秋”进一步描绘了舟子心境的广阔和深远,如同胸怀整个宇宙。
诗的后半部分“若人到得归元处,空一齐销去。直须闻见泯然收,始知大江东注、不曾流”,则是对前半部分景象的深化和升华。诗人通过想象中的“归元处”,暗示了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表达了对于真理、本质、本源的思考。最后两句更是将这种思考推向了高潮,通过“始知”一词,揭示了真正的大江——真理和智慧——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它永恒不变,贯穿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领悟。它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色,又有深邃的人生感悟,是一首集自然美与哲理美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