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甫,原名曾国荃,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4,卒于公元1890
清湖南湘乡人,字沅甫,号叔纯。
曾国藩弟。
咸丰二年优贡。
六年,率湘军随兄作战。
十一年,破安庆。
同治三年,陷天京,纵兵焚掠。
封一等伯爵。
后历任湖北、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调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
卒谥忠襄。
生卒年:1824-1890
沅甫,原名曾国荃,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824,卒于公元1890
清湖南湘乡人,字沅甫,号叔纯。
曾国藩弟。
咸丰二年优贡。
六年,率湘军随兄作战。
十一年,破安庆。
同治三年,陷天京,纵兵焚掠。
封一等伯爵。
后历任湖北、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调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
卒谥忠襄。
生卒年:1824-1890
【注释】 幕府封疆:幕府,指军帐;封疆,即封土疆界,泛指边疆。这里指驻守边塞。书生侯伯:书生,指文人;侯伯,指封爵,这里指被封为侯伯的左宗棠。疏逖枢机:疏,远;逖,远;枢机,指军机处,是清政府中枢机构之一。系天下安危者二十年:指左宗棠任军机大臣期间。二十年,即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九年(1883年)。魂魄常依帝左右:魂魄,这里指精神。帝左右,指皇帝身边。湖湘巾扇:湖南、湖北一带
【注释】 挽左宗棠联:这是为左宗棠写的一副挽联。左宗棠(1812年~1885年),字右侯,湖南湘阴人,晚清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先后担任过陕甘、闽浙等省的巡抚,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收复了新疆,是清朝后期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三次入阁拜相,官位显赫,但晚年却因战功赫赫而遭忌,被诬陷为“洋人间谍”,最终被迫自杀。 佐圣主东戡闽越,西定回疆:辅佐圣明君主,东征镇压闽越叛乱
这首诗是挽任兰生公的,诗中表达了对任兰生的怀念之情。 有公论堪凭甫看,一疏胪陈,便许独孤莹鉴淬: 意思是说,任兰生公正无私的言论值得人们信赖,你刚刚提出的意见就得到了独孤莹的赏识和认可。 为部民再出绝痛,四乡躬历,遽闻子骏福星沉: 意思是说,因为你为百姓再次出山而感到痛苦,四处奔走,突然听说你的福星已经沉没。 注释: - 有公论堪凭甫看:指任兰生公正无私的言论值得人们信赖。 - 一疏胪陈
【注释】 下:在下面,即“在”的意思。 河岳:黄河与泰山,代指国家。 应日星:应接天上的日月星辰。 一旅起衡湘:一支军队从衡山、湘水出发。 志量:志向和度量。 魏阙:古代帝王宫门外的楼观,借指朝廷。 大勋:伟大的功勋。 垂:遗留。 宇宙:天地间,这里指国家。 忠清:忠诚清廉。 无愧:不惭愧。 【赏析】 此联为挽彭玉麟之联,上联写彭玉麟出身贫寒,但抱负远大;下联写彭玉麟一生为国尽忠
【诗句注释】 自鄂还湘:自湖北返回湖南。 次韵答申夫方伯:用韵诗回复申夫方伯。申夫方伯,名不详。《全唐诗》中存有其诗一首《与李端郎中》,可知此人为唐代文人。次韵,即和诗,即用前人诗作的韵脚和声调来写自己的诗。 未步金銮上谏坡:没有走上金銮殿(皇帝的龙椅),去给皇帝提意见(谏)。 哭楚起沈疴:因楚国被攻破而悲痛,以致病重。沈疴,沉疴。 言归此日江之永:说我要回到家乡了,这里的“江”指湘江。永,长也
这首诗由八句组成,每句的字数、音节和声调大致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及注释: 1. 悬车方息影,朅来游洛下。 - 悬挂官印,准备退休,我来到洛阳。 2. 俊才接翩翾,故交盖云寡。 - 我拥有才华出众的朋友,但老朋友却寥寥无几。 3. 管君绳祖武,无忝名世者。 - 管敬伯继承了先辈们的武德,没有玷污自己的名声。 4. 哲弟陆士龙,契我同一冶。 - 我的弟弟陆士龙,与我志同道合
清湖南湘乡人,字沅甫,号叔纯。 曾国藩弟。 咸丰二年优贡。 六年,率湘军随兄作战。 十一年,破安庆。 同治三年,陷天京,纵兵焚掠。 封一等伯爵。 后历任湖北、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调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 卒谥忠襄。 生卒年
清江苏无锡人,字松友,号礼斋。 嵇永仁子。 康熙四十五年进士。 雍正间署河南巡抚,迁兵部侍郎,督筑黄河中牟决口。 以条上河工机宜,授河南副总河,升任河道总督。 善用引河杀险之法。 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仍督河道。 乾隆初,授浙江巡抚,旋改总督。 在海宁筑尖咀坝,又修乐清海堤。 卒谥文敏。 晚年刻意为诗。 有《防河奏议》、《师善堂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