饤斗云山,挨排烟水,六丁午夜文移。道滁翁孙子,欲寄游嬉。高趁鹜霞舒啸,低群鸥鹭忘机。牢笼两下,楼乘汗漫,桥枕清漪。
灞陵吟畅,岳阳登览,百色都副襟期。还好是、行天马渡,探月人归。倚柱荷香扑面,凭栏桂影侵衣。索梅无便,春风不碍,容我追随。

【注释】

⑴饤斗:争胜。云山:指高峻的山,这里借指楼阁。文移:文字往来。

⑵道:指“渡”到那里去。滁翁:苏轼号东坡,此处指作者自己。孙子:苏轼自称。欲寄游嬉:想在这里游玩休息。

⑶鹜(wù):野鸭。舒啸:展翅长啸。低群鸥鹭:低视水中之鸥与鹭,即指鸥鹭忘机。语出《列子·汤问》。

⑷牢笼:囚禁。汗漫:天空,这里代指楼台。两下:楼上楼下,指楼台。

⑸灞陵:在陕西省长安县东。这里是说登上楼观览景色。吟畅:吟咏愉快。

⑹岳阳:在湖南省岳阳市,这里泛指登高远望。

⑺襟期:胸怀志趣。副:符合。百色:各种颜色。都副:全部符合。

⑻行天马:天上飞驰的神马,这里代指南方。探月人:传说中能探索月亮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喻。

⑼倚柱:靠在柱子上。荷香扑面:荷花香气扑鼻而来。凭栏:手靠栏杆。桂影侵衣:桂花的影子映入衣衫。

⑽索梅:寻找梅花。便:便利。春风不碍:春风也不阻碍。容我追随:允许我跟随。

【赏析】

《雨中花慢·贺欧文建楼与桥》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为庆贺友人欧文新近建成一座高楼和一座桥梁所作,全词写景抒情,情致闲雅,风格清新,有《雨中花慢·喜迁莺·为张耘赋》之风韵。

上阕起笔“饤斗云山”,写楼与桥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挨排烟水”,“挨”字用得很活,形容楼与桥紧挨着烟雾弥漫的水气,给人以朦胧之感,突出了楼与桥的幽静、神秘之感。

“六丁午夜文移。”句化用汉代淮南王刘安《招隐士》诗中典故:“闻诸太公曰:‘六丁谓之力士,谓天神也,夜见鬼,而执之。”意指六丁神在午夜之间来搬运这座楼与桥。这是对楼与桥的赞美之辞。

“道滁翁孙子,欲寄游嬉。”句意是说:你打算在这里好好地休息一番吗?这里以“滁翁”暗指作者自己,“孙子”则是谦称自己的儿子,意为:你打算让我这个老父亲也来享受一下这难得的清闲吗?这是对友人的欢迎之意。

“高趁鹜霞舒啸,低群鸥鹭忘机。”二句承“欲寄游嬉”句意,进一步写楼与桥的幽美之处。意思是:站在楼顶,可以舒展开胸襟;坐在桥头,可以忘掉尘世的烦嚣。这是对楼与桥的赞美之辞。

“牢笼两下,楼乘汗漫,桥枕清漪。”三句写楼与桥的结构之美。“两下”指楼与楼之间的空隙,“汗漫”指楼体高大雄伟;“桥枕清漪”则形象地写出桥身细长,如卧于水中一般。这是对楼与桥的赞美之辞。

下阕起笔“灞陵吟畅,岳阳登览,百色都副襟期。”三句写登临楼与桥后的所见所感。“灞陵”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汉文帝曾在此筑霸陵;“岳阳”亦在今湖南,是屈原流放之地。《雨中花慢》词调名即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诗意:“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意指登高远望,美景尽收眼底,心中充满喜悦之情。

“还好是、行天马渡,探月人归。”两句写登山涉水之乐,意指登山涉水之乐。这是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之语。

“倚柱荷香扑面,凭栏桂影侵衣。”二句写凭栏远眺之景。“倚柱荷香扑面”“凭栏桂影侵衣”都是写景之笔,表现了词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景物写得栩栩如生。

春风不碍,容我追随。”二句写赏景之兴。意思是:现在没有找到梅花可赏,但春天的风却不会阻拦我继续欣赏美景的意思。这是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