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波清剪西湖水。黛拂吴山翠。藕丝衫子水沉香。坐久冰肌玉骨、起微凉。
金徽泛柳听佳句。叠叠胎仙舞。曲终松下小磐桓。风露泠泠、直欲便骖鸾。

【赏析】

《虞美人·其三月下听琴,西湖作》是宋代女词人朱淑真的一首词。此词写词人三月游西湖时在湖上听琴赏景之乐,全词以“水”为线索,从湖中写到湖上再到天上的月宫,构思巧妙,层次丰富。上片写春日游湖之乐;下片写湖中夜泛小舟听曲、观月之趣。

上阕开头三句:“横波清剪西湖水,黛拂吴山翠。”描绘的是西湖的美景。西湖的美首先表现在它的水面,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湖水仿佛是经过精心的裁剪一般整齐划一,显得十分宁静和美丽。而那如黛般浓绿的群山,则映衬着湖水,使得湖面更添一分秀美。接着又描写了湖上的景色:“藕丝衫子水沉香,坐久冰肌玉骨。”这里的藕丝衫子,是指穿在身上的衣裳,用藕丝制成的,质地柔软,颜色淡雅,穿上它就如同身临其境般,让人感受到那种清新脱俗之美。而坐在湖中的船上久了,就会觉得身体如同玉一样通透清凉,这也许是因为湖水清凉透底的缘故吧。

下阕开头两句:“金徽泛柳听佳句,叠叠胎仙舞。”写的是湖上的夜晚。这里所说的金徽,是指弦乐器上的金色装饰物,泛指弹琴。在月光下,泛着金色光泽的琴声宛如柳枝轻摆,美妙动听。再结合前面的“水沉香”和“冰肌玉骨”,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在月光下,女子们穿着藕丝衫子,在船上坐着或站着,静静地聆听着琴声,感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妙体验。而在她们的周围,仿佛有仙子们在翩翩起舞,她们的舞蹈轻盈灵动,犹如仙女一般美丽动人。这种舞蹈与音乐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最后两句:“曲终松下小磐桓,风露泠泠、直欲便骖鸾。”描绘了湖面上的景象。当乐曲结束,乐队中的鼓手们会停下手中的乐器,然后走到附近的松树下敲打一下小磐,发出清脆的声音。随着风和雨的滋润,整个湖面都变得清爽宜人。此时,词人仿佛看到了自己正在与天上的神仙一起乘风翱翔,那种快乐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整首词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以及夜泛小舟听曲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在西湖之旅中得到的快乐与放松的心情。同时,词中也蕴含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