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猿啸罢千山碧。小庵虚室团团白。庵在小山头。从来少客游。
道人方打坐。举袖来迎我。问我此来因。拈花与道人。
注释
岭猿啸罢千山碧。小庵虚室团团白。庵在小山头。从来少客游。
道人方打坐。举袖来迎我。问我此来因。拈花与道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首句”岭猿啸罢千山碧”,描绘的是一幅岭上猿猴啼叫之后,千山都变得一片碧绿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第二句”小庵虚室团团白”,描绘的是一幅小山头上的一座庵子,四周都是白色的围墙,显得非常清幽宁静。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超然。
第三句”庵在小山头”,描绘的是这座小山庵子的具体位置,也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即诗人在小山头的庵子里所感受到的自然之美。
第四句”从来少客游”,描绘的是这个小山庵子的寂寞和冷清,很少有游客来这里游玩,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第五至六句”道人方打坐。举袖来迎我。问我此来因”,描述了诗人与道人之间的互动。道人正在打坐,而诗人则被他的举手迎接,然后被问到为什么来此。这里的对话充满了禅意,诗人被邀请入座后,道人向他询问他前来的原因,这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引导,引导诗人深入思考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一句”拈花与道人”,描述了诗人与道人之间的互动。道人向诗人展示了一朵花,并告诉他这是一朵可以让人悟道的花,这是对诗人的一次启发,也是对他修行的一种指引。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话的展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禅宗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