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作者:佚名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
- 凌歊台:山名,位于今江苏省常州市。
- 三分春色:形容春光已经逝去。
- 风花:指风中的花瓣,飘落的花朵。
- 烟絮:指随风飘散的柳絮,比喻纷乱的情感。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灵魂为之销损。
- 清愁:指清晰而深沉的忧愁。
- 王孙:这里指的是古代贵族或达官显贵,常用来指代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感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登上凌歊台时所感受到的深深的忧伤和怀旧之情。词人首先描绘了凌歊台的景色,春光虽然已逝,但山河依然壮丽,令人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和失落。接着,词人感慨地写道:自己年岁渐长,对过去的伤痛记忆犹新,旧恨未消,新愁又起。这种复杂的情感让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无助。最后,词人以“清愁满眼”来形容内心的忧郁,感叹无人能懂他心中的哀愁。结尾处,词人用了一种反问的方式,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在孤独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故人的怀念。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