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菊花迟,茱萸却早。嫩蕊浓香自妍好。一簪华发,只恐西风吹帽。细看还遍插,人忘老。
千古此时,清欢多少。铁马台空但荒草。旅愁如海,须把金尊销了。暮天秋影碧,云如扫。
【注释】:
九日: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迟:迟缓。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可以辟邪。
蕊:花的雄蕊和雌蕊。
妍好:美好。
簪华发:用簪子插着白发。
人忘老:人们忘了衰老。
清欢多少:有多少欢乐。
台空:指战台。
荒草:荒芜的草地,这里指战场。
须把:一定要喝。
销:消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重阳登高感怀之作。
开头三句写重阳节时菊花开得迟,而茱萸却早就开花了。诗人以“迟”与“早”作对比,突出了菊花之晚开的特点。接着写自己虽然已满头华发,但仍然像年轻人那样兴致勃勃地登上高山,欣赏着秋菊盛开的美丽景色。这一句中“只恐西风卷不去”,表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细看还遍插”,又写出词人的细心观察;“人忘老”,更表明了他虽年事已高,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乐观的心态。
接下来四句写在赏菊之余,词人想到当年金戈铁马,浴血沙场的往事,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象着战场上的草木早已荒芜,只剩下一片凄凉的景象,只有那夕阳下的碧空,如同被扫荡一般明净。这里的“此时”指的是作者登高赏菊之时,“此境”则是指昔日战场上的景象。这四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词人对和平的珍惜以及对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灾难的深刻反思。
结尾二句则是词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无论人生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行乐,因为人生的快乐是短暂的,而忧愁却是长久的。这里的“须把”即要喝的意思,“销了”即消磨、消解之意,意思是说,一定要借酒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使生活更加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深刻认识,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