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吕自相召,韶頀不难谐。致君泽物,古来何世不须才。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
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

【注释】

①水调歌头:词牌名。

②同德:指作者的朋友张鎡。

③久诸季小饮,出示所作,即席答之:久诸季是作者朋友张鎡的字号。小饮:饮酒。出示所作,即席答之:拿出自己所作的诗来让大家欣赏。即席,就席。

④律吕:这里指音律。自相召:自然而然地相互吸引。韶頀:美好的音乐。不难谐:很容易和谐。

⑤致君泽物:用来造福天下。古来何世不须才:自古以来,什么时候不需要人才呢?

⑥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有幸可以像山野高士一样隐居,袖手而坐,悠闲度日,喝上一杯美酒,陶醉在朋友们中间。

⑦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即使有远方的老朋友驾车来访,我也不怕他们看穿了我的心事。

⑧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夜晚很长,又点起蜡烛,举杯畅饮。

⑨五年离索,谁谓谈笑豁幽怀:已经五年没有见面了,谁能说这只是一种闲聊呢?

⑩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更何况我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隐居在深山之中,世俗的人们从未光临过。

⑪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今天我要打扫一下庭院中的花径,为你打开门扉迎你进来。

【赏析】

此词为词人友人张鎡与词人在一处聚会时所作。词人以清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抒发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一种旷达、潇洒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开头三句:“律吕自相招,韶頀难谐。”律吕,指音律;律吕自相招,自然能相互吸引。韶頀,美好的声调。“律吕自相召”与下句“韶頀不难谐”,一语双关,既是写词人与友人张鎡相聚的情景,也是说自己作诗时心境的愉悦与舒畅。律吕,本指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这里泛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律吕自相召”是说这些美妙的声音自然而然地吸引过来,使它们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韶頀难谐”是说美好的声音虽然很难调和在一起,但却并不排斥它们的存在。

词人由“律吕自相召”联想到“致君泽物”这一政治理想,指出自古以来,什么时候不需要人才呢?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幸可山林高卧,袖手何妨闲处,醇酒醉朋侪。”“致君泽物”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全篇的主题所在。词人认为只有像他一样隐逸山林,袖手旁观世事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词人并没有满足于此。接下来两句:“千里故人驾,不怕物情猜。”“千里故人驾”,是说远方的知交乘着车来到自己的身边;“物情猜”,是说世人不会识破他们的用心。“不怕物情猜”既表明了他对世人的不屑一顾,也表达了他与知己好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最后两句:“秋夜永,更秉烛,且衔杯。”“秋夜永”,是指秋天的夜晚漫长而宁静。“更秉烛”,是说在这样宁静的秋夜里,词人点起了蜡烛继续宴饮。“且衔杯”,是说举起酒杯畅饮一番。“五年离索”与“岂谓谈笑豁幽怀”两句,是说自从分别以来已经有五年的时间了,彼此间虽然只是说说笑笑,却足以消除内心的忧愁和烦恼。“况我早衰多病”、“屏迹云山深处”、“俗客不曾来”,是说自己年老体弱多病,隐居在深山之中,世俗的人们从未光临过。这几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与外界的隔绝状态,同时也体现了自己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的性格特征。“此日扫花径,蓬户为君开”两句,则是说今天我要打扫一下庭院中的花径,为你打开门扉迎你进来。这是词人在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欢迎之情。

此词语言清新自然、优美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同时,它也充分体现了词人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