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寤寐茅盈语,锐意长生欲轻举。
徐福药就仙骨成,云海茫茫但延伫。
东西日月秋复春,海变桑田更几人。
忽思重看旧寰宇,骖鸾直下江淮滨。
布衣野叟不耕艺,自向琳宫操祓彗。
秘语亲书悟世人,一坐忽惊三十岁。
淮南奉道闻真迹,命使扁舟访消息。
画手从来独擅长,一见仙风心自得。
归来目断苍烟垠,三尺生绡醉墨翻。
轴上神翁不解语,仿佛白鹤乘孤云。
海陵相望一千里,嗟我尘劳未云已。
授书圯上会有期,诚心愿取黄公履。

这首诗是送吴将军元瑜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秦皇寤寐茅盈语,锐意长生欲轻举。”

  • 注释:“秦皇”指的是秦始皇,“茅盈”是一位古代的道士。秦始皇曾经梦到茅盈,并询问茅盈如何实现长生不死。
  • “锐意长生”表示有强烈的愿望或决心。
  • “欲轻举”表示想要轻松地达到目的或境界。

第二句:“徐福药就仙骨成,云海茫茫但延伫。”

  • 注释:“徐福”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位使者,据说他得到了长生不老的药方。
  • “云海茫茫”形容广阔的云海,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 “但延伫”表示只是远远地观望或等待。

第三句:“东西日月秋复春,海变桑田更几人。”

  • 注释:“东西日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秋天和春天代表了一年的更替。
  • “海变桑田”形容大海变成了陆地,陆地又变成了大海,比喻世事的变迁。
  • “更几人”表示还有多少人能经历这样的变迁。

第四句:“忽思重看旧寰宇,骖鸾直下江淮滨。”

  • 注释:“旧寰宇”指过去的世界或时代。
  • “骖鸾”指的是乘着鸾凤飞行,这里比喻高超的境界或技艺。
  • “江淮滨”指的是长江和淮河的交汇处,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一带。
  • “直下”表示直接到达或成功完成。

第五句:“布衣野叟不耕艺,自向琳宫操祓彗。”

  • 注释:“布衣野叟”指的是平民或乡间的老人。
  • “不耕艺”表示不从事农耕或艺术活动。
  • “自向琳宫”指的是自己来到宫殿里。
  • “操祓彗”是指拿着扫帚清扫。
  • “琳宫”可能是指皇宫或宫殿。

第六句:“秘语亲书悟世人,一坐忽惊三十岁。”

  • 注释:“秘语亲书”指的是秘密的话语或亲自书写的文字。
  • “悟世人”表示启发或教育了世人。
  • “一坐忽惊三十岁”表示突然间感觉到时间过得很快,已经三十岁了。

第七句:“淮南奉道闻真迹,命使扁舟访消息。”

  • 注释:“淮南”指的是现在的安徽省南部,历史上的淮南王刘安曾信奉道教。
  • “奉道”指的是信奉某种宗教或信仰。
  • “真迹”表示真实的痕迹或事实。
  • “命使扁舟访消息”意味着派遣使者乘坐小船去寻找信息或证据。

第八句:“画手从来独擅长,一见仙风心自得。”

  • 注释:“画手”指的是绘画家或画家。
  • “独擅长”表示非常擅长或特别擅长某项技能。
  • “仙风”指的是神仙的风格或气质。
  • “心自得”表示内心感到满足或快乐。

第九句:“归来目断苍烟垠,三尺生绡醉墨翻。”

  • 注释:“归来”指的是回到原来的地点或位置。
  • “目断”表示目光所及之处。
  • “苍烟垠”形容远处的天空或景色模糊不清。
  • “三尺生绡醉墨翻”描述了一个场景,有人用生丝制成的布料作为纸,在上面随意挥洒笔墨,看起来像是喝醉了酒一样。

第十句:“轴上神翁不解语,仿佛白鹤乘孤云。”

  • 注释:“轴上神翁”指的是放在卷轴上的神灵形象。
  • “不解语”表示无法理解其言语或表达。
  • “白鹤乘孤云”形容白色的鹤独自在天空中飞翔。
  • 这个诗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人孤独地思考或修行,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第十一句:“海陵相望一千里,嗟我尘劳未云已。”

  • 注释:“海陵”可能是指海边的陵墓或山陵,这里用来象征远方。
  • “相望一千里”表示距离非常遥远。
  • “尘劳”指的是世俗的烦恼或劳累。
  • “未云已”表示还没有结束。

第十二句:“授书圯上会有期,诚心愿取黄公履。”

  • 注释:“授书圯上”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据说黄石公曾经授书给张良,而张良后来帮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 “有期”表示有约定或期限。
  • “黄公履”指的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的鞋子,可以使人飞黄腾达。
  • 这个诗句可能是在表达希望有一天能够像张良那样得到黄石公的传授,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