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
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
塔□中流见,渔灯半夜沉。
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
桐君山
水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
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
塔□中流见,渔灯半夜沉。
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
注释:
- 水尽露嵌嵚(kēn):水尽了,露出岩石的棱角,形容山石陡峭。嵌嵚,山势突兀的样子。
- 红尘杂市音:指喧嚣的街市声。红尘,尘世。杂市音,混杂着各种嘈杂的声音。
- 西来天日远:从西边来的太阳显得遥远。
- 东望白云深:向东望去,只见云层深处。
- 塔□中流见:在塔栏间可以看见流水。塔□,这里指的是塔楼。
- 渔灯半夜沉:渔船上的灯火到半夜还显得明亮。
- 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在烟波浩渺之中,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争斗,这就像辜负了桐君山的清高。负指桐心,意思是辜负了桐君山的清高志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桐君山的自然景象和渔民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桐君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首联“水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以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桐君山雄伟险峻的地貌特征,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喧嚣市井生活的厌倦之情。诗人用“水尽”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山石的险峻,又暗示了山势的高耸入云。
颔联“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感,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桐君山的壮丽景观。诗人通过“天日远”和“白云深”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仙境之中。
颈联“塔□中流见,渔灯半夜沉。”则转向了对渔人生活的描绘。诗人用“塔□中流见”一词,巧妙地将塔楼与河流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渔灯半夜沉”则生动地捕捉到了渔民们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他们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
尾联“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则是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他感叹于人们在烟波浩渺的世界中为了名利而争斗,这就像是辜负了桐君山的清高志向一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名利淡泊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桐君山的描绘和对渔民生活的刻画,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复杂。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思考力,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