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记梅花破腊前。恼人春色又薰然。山头井似陆公泉。
上客长谣追楚些,娇娃短舞看胡旋。崇桃积李自年年。
《浣溪沙·人日过灵泉寺次韵少壮》是宋代诗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词,上片首句“只记梅花破腊前”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人日(正月初一),梅花破冻前盛开。“恼人春色又薰然”写初春的梅花与早春的山头泉水一样,都使人感到新奇而喜悦。下片中作者自述在佛门胜地灵泉寺,看到僧侣长啸声中伴随着楚些之声,还有娇娃们短舞胡旋之态,一派热闹景象。末两句则以“崇桃积李”比喻佛教徒修行,年年如此,表达了自己对佛法修持的执着和虔诚。
译文:
只在腊月梅花破冰之时,就记得春天来临。山中的井水宛如陆鸿渐所居之地般清澈。
和尚们的长啸声中伴随楚歌之声,孩子们的舞蹈如同胡旋舞那样轻盈旋转。佛教徒的修行就像崇山峻岭间的桃花和李子,年年岁岁不断积累。
注释:
- 浣溪沙:一种词牌名。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一日,古人认为此日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复苏。
- 破腊前:指腊月(农历十二月)初时。
- 恼人春色:形容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愉悦。
- 山头井似陆公泉:山头上的水井像陆游(陆羽)的井一样清澈甘美。
- 上客长谣追楚些:和尚们在吟诵楚辞,声音悠扬宛转。
- 娇娃短舞看胡旋:孩子们在欢快地跳舞,动作如同胡旋舞一样优美。
- 崇桃积李:比喻佛教徒修行如崇山峻岭间的桃花和李子一样,年年积累。
赏析:
《浣溪沙·人日过灵泉寺次韵少壮》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之一,通过描写灵泉寺的人日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人文之乐以及宗教信仰的向往。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化修养。同时,也体现了李清照作为一位女性词人的独立人格和卓越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