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摸鱼儿 · 其四送王子文知太平州
【注释】
- 怪:奇怪,诧异。
- 片红:残红。
- 丹山碧水:指代青山绿水,常用以形容美好的地方或景物。含离恨:充满离别的哀愁。
- 阳春:春天的暖阳,也指美好的时光。这里借指春天。
- 芳草渡:指渡口附近芳草萋萋之地,常用于表达别离之情。
- 杜宇:即杜鹃,古代传说中一种悲啼的鸟类。这里用来象征悲伤和离别。
- 采石矶头:位于安徽池州市境内,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 阳关唱:指告别时唱起的《阳关三叠》。
- 画鹢(yì):指装饰华丽的船只。
- 三槐堂:旧时官员办公之处,此处用以比喻王公贵族。
- 长生寿母:指长寿的母亲或母亲的象征。
- 稳步安舆:安稳地步行在马车上。
- 三槐堂上:指王公贵族居住的地方。
- 彩衣舞:指穿着彩色衣服跳舞。
【译文】
早晨我见到的这片残红,刚刚经历了风雨,似乎还带着几分春天的余温。青山绿水之间,仿佛还弥漫着离别的哀愁,即使是春天的美好时光,也难以停留。黄鹂在树上叫个不停,仿佛是在挽留东君不要离开。然而无情的春风,却带走了这一切。就像那无端的杜宇鸣叫,让人听到后心中涌起无尽的悲伤。报晓的江涛声,震醒了沉睡中的大地,寒意更加强烈,想要保护这即将到来的春天。
阳关的歌声响起,画船缓缓地在东渚徘徊。虽然知道再次相见不知何时,但是心中的重逢之情依然激动不已。摩挲着手中的老剑,心中的雄心壮志依旧存在。对酒论今古,感慨万分。您此行将前往几万里之外的南方,只有您一个人能够支撑起这个大家庭。祝愿您能够平安健康,继续享受天伦之乐。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祝福之情。
首句“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开篇便以“怪”字点明词人对今日景象的惊异。清晨的阳光下,一片残红,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却被风雨所打落,失去了往日的色彩,这暗示了春天的易逝和离别的痛苦。这种对比使得词人的离别之情更为深切。
接下来的“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但其中却充满了离愁。这里的“丹山碧水”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友人即将离去的背景描述。而“含离恨”则直接表达了词人对朋友离去的哀伤。同时,“有脚阳春难驻”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悲凉。
“芳草渡、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通过描绘渡口旁芳草萋萋的景象,并想象出黄鹂在此欢叫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春天的留恋。这里的黄鹂和东君分别代表着春天和大自然,它们的存在为离别增添了更多的哀愁。
“无端杜宇。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则通过杜宇鸟的叫声和采石矶头的惊涛骇浪,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这里的“无端”一词则表达了词人对这种离别的无奈和悲伤。最后一句“寒色要春护”则暗示了春天的脆弱和易逝,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悲凉。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和祝福之情。同时,它也展示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感情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