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城春不夜。映月璧寒流,烛蕖光射。鳌山海云驾。
拥遨头箫鼓,锦旗红亚。东风近也。趁乐岁、良辰多暇。
想阳和、早遍南州,暖得柳娇桃冶。
堪画。纱笼夹道,露重花珠,尘吹兰麝。歌朋舞社。玉梅转,闹蛾耍。
且茧占先探,芋郎戏巧,又卜紫姑灯下。听欢声、犹自未归,钿车宝马。
解析与翻译
第一句:玉城春不夜。映月璧寒流,烛蕖光射。鳌山海云驾。
译文:玉城的春天是永不熄灭的;映照着明月的璧冷冰冰,流光溢彩如同烛光照射。鳌山高耸如海云一般。
注释:
- 玉城:这里指代一个繁华的地方或城市。
- 春不夜:表示春天的夜晚也热闹非凡,没有因季节而减少其繁华。
- 璧:古代的一种礼器。
- 寒流:冷冽的水流。
- 烛蕖:用蜡烛照亮的荷花。
- 光射:光线强烈地照射。
- 鳌山海云驾:形容鳌山高大如海云般壮观。
第二句:拥遨头箫鼓,锦旗红亚。东风近也。趁乐岁、良辰多暇。
译文:人群拥簇着遨游头吹奏箫鼓,锦旗飘扬,红彤彤一片。东风即将来临,正好赶上这欢乐的时光,闲暇之余。
注释:
- 遨头:泛指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 箫鼓:乐器名,常在节日或庆典时使用。
- 锦旗:装饰华丽的旗帜。
- 东风:春天的象征,通常预示着温暖和生机。
- 趁乐岁:抓住这个欢乐的年份。
- 良辰多暇: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有很多闲暇时间。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节日景象,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如玉城的春天、月光下的璧、元宵节的箫鼓和锦旗等),展现了节日气氛的热烈和人们的欢愉心情。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生动描述,传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