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横月落闻街鼓。指杨柳、天边路。冷澹梨花啼玉箸。五云芝检,八花砖影,稳上鳌头去。
吹箫台冷秦云暮。玉勒嘶风弄娇步。四雁峰前凭尺素。壁尘香减,绮窗风静,记得题诗处。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首先理解内容,然后分析手法,最后体会表达的情感。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青玉案·春夜怀故人”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景。首句写夜幕降临时听到街鼓声。次句写听到街鼓声,便想到友人在天边路遥之处。三句写春天的梨花正开放,而友人远行在外,不禁潸然泪下。四句写友人乘着五云芝检、八花砖影的祥瑞之物,登上高高的鳌头,飞往远方。

下片抒情,由写景转入抒情,抒发了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五、六句写友人来到京城,登吹箫台,观赏秦云暮景,骑马奔驰,弄娇步态。七、八句写友人来到雁峰前,凭尺素传书,与友人约定来日见面。九句写友人离开后,自己独自倚窗凝思,回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

【答案】

(1)①“青玉案·春夜”:词调名。(重点字:案)②“参横月落闻街鼓”:参星横斜,月亮西沉,听到街上的敲鼓声。(重点字:参、横)③“指杨柳、天边路”:用杨柳和天边路象征离别。(重点字:指)④“冷澹梨花啼玉箸”:冷清清的梨花如泣如啼,像玉箸一样滴落。(重点字:澹)⑤“五云芝检”:指灵芝般的仙品或祥瑞之物。(重点字:云、检)⑥“八花砖影”:形容友人乘坐的马车光彩夺目。(重点字:花)⑦“稳上鳌头去”:比喻科举及第。鳌头,状元。(重点字:鳌)⑧“吹箫台冷秦云暮”:秦云暮景,形容晚霞。(重点字:箫)⑨“四雁峰前凭尺素”:雁峰,即雁门山,古称北岳恒山,雁峰为其主峰。雁峰前,雁门关前。凭尺素,书信。(重点字:雁、素)⑩“壁尘香减”:壁上灰尘已久,说明时间久远。(重点字:尘)⑪“绮窗”:精美的窗户,这里指自己的家。(重点字:绮)⑫“记得题诗处”:记得当初两人在一起吟诗的地方。(重点字:题)⑬“寒食”“清明”:都是祭祖的日子。(重点字:食)⑭“烟水茫茫”:烟波渺茫,形容游子的迷茫惆怅。(重点字:茫)⑮“风絮飘零”:柳絮随风飘散零落。(重点字:絮)⑯“孤村”:荒凉的村庄。(重点字:村)⑰“寒食”:古代节令名,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按习俗禁火三天,人们只能吃冷食。(重点字:食)⑱“烟外人家”:烟波浩渺之外人家点点。(重点字:烟)⑲“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禁止生火煮食。(重点字:食)⑳“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杏花盛开时节,诗人在杏花丛中吹笛至天明。(重点字:笛)㉑“一江离恨太无穷”:江水流动,恨却无法消解。(重点字:江)㉒“断肠”:肠断心碎。(重点字:肠)㉓“天涯地角有穷时”:人生天地间,没有尽头。(重点字:涯)㉔“不尽长江滚滚流”:长江奔流不息。(重点字:不) ㉕“万里悲秋常作客”:万里之遥,常做他乡之客。(重点字:悲) ㉖“羁鸟恋旧林”:被束缚的动物依恋着旧窝。比喻远离故乡的人对家乡怀着留恋之情。(重点字:羁、巢) ㉗“征鸿过尽燕山雪”:征鸿南归,燕子南飞。燕山,泛指北方的山岭。(重点字:燕) ㉙“天涯地角”:天涯海角,无论哪里。(重点字:涯) ㉚“无限江山”:无限的江山美景。(重点字:江、山) ㉛“何处合成愁”:哪里能将忧愁化解呢?(重点字:成) ㉜“离人心上秋”:离愁别绪萦绕心头。(重点字:离、秋) ㉝“今宵酒醒何处”:今夜醉酒醒来,不知身在何处。(重点字:醒) ㉞“小楼昨夜又东风”:昨夜小楼又遭遇东风。(重点字:楼、风) ㉟“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不堪回首,月色皎洁,令人感伤。(重点字: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