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
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织。算年年辜负,对他寒食。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早已非畴昔。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
诗句释义:
- 可恨东君,把春去春来无迹。便过眼、等闲输了,三分之一。
- “可恨东君”意指怨恨春天,因为春天的流逝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东君”通常指春天的化身或主宰者。
- “无迹”表示春天的消逝如同未留下脚印一样突然和迅速。
- “等闲输了,三分之一”意味着春天的流逝就像不经意间丢失了一半,强调了春天的快速消失。
- 昼永暖翻红杏雨,风晴扶起垂杨力。更天涯、芳草最关情,烘残日。
- “昼永”表示白天持续地漫长。
- “暖翻红杏雨”描绘了春雨温暖地拍打着红色的杏花,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画面。
- “风晴扶起垂杨力”形容春风轻拂之下,垂柳摇曳生姿,仿佛在努力站立。
- “更天涯、芳草最关情”表达了对于远方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对于春天中那些充满生机的草木最为敏感。
- 湘浦岸,南塘驿。恨不尽,愁如织。算年年辜负,对他寒食。
- “湘浦岸”和“南塘驿”可能是具体的地点名称,这里可能指代诗人曾经流连忘返的地方。
- “恨不尽,愁如织”表达了深深的悔恨和无尽的忧愁,像是织成了网一般难以摆脱。
- “年年辜负,对他寒食”暗示着每年到了寒食节都会感到遗憾,可能是因为未能与某人共度节日,或者是因为错过了某些重要的事物或机遇。
- 便恁归来能几许,风流早已非畴昔。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
- “便恁归来能几许”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感,即使归来又能有多少机会呢?
- “风流早已非畴昔”表明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相比已经大不相同,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或风采。
- “凭画栏、一线数飞鸿,沈空碧”形容独自站在画栏旁,凝视着天空中飞翔的大雁,它们的身影映衬在水面上,显得如此遥远而模糊。这里的“沈空碧”可能指的是水色的深蓝或墨色,增添了几分孤寂和哀愁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深深感慨和无尽遗憾。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传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接受。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