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醉里却归来,松菊陶潜宅。
{ 《生查子·民瞻见和,复用前韵》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之一。此首词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衰、民族命运的关注及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的抒发。
诗词原文:
谁倾沧海珠,簸弄千明月。
唤取酒边来,软语裁春雪。
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
醉倒却归来,松菊陶潜宅。诗句解析:
- “谁倾沧海珠”:形容珍珠如海般浩瀚,象征着珍贵与美丽。
- “簸弄千明月”:比喻以巧妙的方式处理或操纵事物,使一切显得美好动人。
- “唤取酒边来”:在饮酒的欢乐中呼唤,表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
- “软语裁春雪”:轻柔的话语如同春天的雪花般柔和,增添了词中的柔情蜜意。
- “人间无凤凰”:比喻世间缺乏真正的才华或英杰,暗含对人才稀少的感慨。
- “空费穿云笛”:指徒劳地吹奏穿云之笛,表达一种无用功的情感。
- “醉倒却归来”:醉酒后回归自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 “松菊陶潜宅”:引用陶渊明隐居田园的故事,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志向。
译文赏析:
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理想与抱负的追求。词中的“沧海珠”、“千明月”、“软语”、“春雪”等词语,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整首词既有豪放派的大气磅礴,又有婉约派的细腻情感,展现了辛弃疾词风的独特魅力。创作背景:
此词应为辛弃疾晚年归隐后的一首作品,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体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词人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担忧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同时,这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词作,展现了辛弃疾作为一位杰出词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风格。
辛弃疾的生平和成就都体现了他作为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的重要地位。他的词作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被视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