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诗篇: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注释与译文:

注释:

  1. 不肯过江东:表示项羽不愿意返回江东(指其故乡),有强烈的忠贞之意。
  2. 玉帐匆匆:形容项羽在匆忙中结束战争。
  3. 至今草木忆英雄:直到今天,这里的草木都还在怀念这位英勇的将领。
  4. 唱著虞兮当日曲:虞姬为项羽所作的《出塞》之曲,此处指代虞姬。
  5. 舜盖重瞳:指舜帝拥有重重叠叠的眼纹,象征着他的命运多舛。
  6. 羽又重瞳:项羽也被称为“霸王”,这里指项羽具有类似项羽的特质。
  7. 湘娥竹上泪痕浓:湘妃因哭泣而留下的痕迹,比喻深切的情感。
  8. 舜盖重瞳:形容项羽命运多舛,有复眼之称,暗含悲壮色彩。
  9. 羽又重瞳:形容项羽具有类似项羽的特质。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浪淘沙》是一首充满豪迈情感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和感慨。词中的“不肯过江东”不仅体现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更透露出他的决绝与不屈;“玉帐匆匆”则描绘了战争结束的迅速与匆忙。通过对虞姬的描写以及历史的反思,词人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敬仰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体作品充满了激昂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辛弃疾的《浪淘沙赋虞美人草》以其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历史意蕴,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更是对那个时代英雄人物的一种缅怀与赞颂。通过对项羽及其相关人物的深情描绘,辛弃疾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共鸣,使得这首词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