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乱溪深处。满地飞红雨。
唤得春来,又送春归去。浑无绪。刘郎前度。空记来时路。
【注释】西池:即昆明湖。点绛唇:词牌名。其一:这是第一首。燕子风高:燕儿在大风中飞。小桃枝上花无数:桃花落尽,枝头只余花蕊,无花可开。乱溪深处:指昆明湖畔的深幽处。满地飞红雨:地上落满了桃花。唤得春来:春天来了;又送春归去:春天又去了。浑无绪:全无心情。刘郎前度:指东晋才子陶渊明。
【赏析】此词写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点绛唇》是唐教坊曲名,《花间集》有《点绛唇·蜀道云深》等词。这首词是作者借咏昆明湖边残春美景而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感的作品,其艺术成就颇值得称道。
上片开头二句“燕子风高,小桃枝上花无数”写昆明湖边的景色。“燕子风高”,点出时令,为下文渲染气氛。“小桃枝上花无数”,既写出了小桃树的繁盛,又暗示出春天已逝,落红遍地,为下文“乱溪深处,满地飞红雨”蓄势。
“唤得春来”三句承上启下,转入对昆明湖边残春景象的描述。“唤得春来”意谓春风唤醒了大地,吹开了昆明湖边的花朵;“又送春归去”则暗喻作者的仕宦生活。“浑无绪”,意为全无兴趣,无心赏玩。“刘郎前度”,用刘禹锡的典故,意谓东晋才子陶渊明曾在此吟咏,如今自己来到昆明湖边,却再也记不起当年陶氏的旧游地了。
下片“唤得春来”三句,进一步写昆明湖畔春去秋来的变迁。“刘郎前度”,化用了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中“去年今日此门中”一句,表明作者来到昆明湖畔,正是陶渊明当年重游之地。
“空记来时路”三句,写昆明湖岸边,春去秋来的变迁。“空记”,徒然回忆。“来时路”,指陶潜当年重游昆明湖畔时所走过的路。
从整体结构上看,这首词是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语言清新,形象生动,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