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报寒枝,鱼传尺素。晴香暗与风微度。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
柳外朱桥,竹边深坞。何时却向君家去。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
《踏莎行·其三谢人寄梅花》是一首由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的诗词。本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寒枝与陇头梅的景色,以及作者与故人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接下来将详细解释诗句、译文和注释:
- 诗意解析:
- “鹊报寒枝,鱼传尺素”:描述了信使鹊鸟带来寒枝消息和书信的情景,象征着友情的信息传递。
- “晴香暗与风微度”:暗示梅花的香气在清新的风中轻轻飘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 “故人还寄陇头梅,凭谁为作梅花赋”:借用“陇头梅”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友人赠送梅花的感激,并希望有人能为其作赋以赞美梅花的高雅。
- “柳外朱桥,竹边深坞”:描绘了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图,暗示了离别的场所,增添了一丝别离的哀愁。
- “何时却向君家去”:表达了期待再次相聚的愿望,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便须倩月与徘徊,无人留得花常住”:借月夜来表达对友人不能常伴的思念,强调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 诗中的“鹊报寒枝,鱼传尺素”等意象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得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 “晴香暗与风微度”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梅花以情感和生命力,使其成为诗中的主角,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暖,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踏莎行·其三谢人寄梅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也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的抒情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