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少年游·黄钟楼月》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诗如下:
檐牙缥缈小倡楼,凉月挂银钩。聒席笙歌,透帘灯火,风景似扬州。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独自倚阑愁。
诗句释义
- 檐牙缥缈小倡楼:描述了黄钟楼上的建筑,高耸如云,结构精巧,如同飘渺的楼阁在檐角处若隐若现。小倡楼指的是妓院,这可能反映了作者年轻时的生活状态。
- 凉月挂银钩:指夜晚的月亮挂在天空中,形状像是银色的钩子,给人以静谧而美丽的景象。
- 聒席笙歌,透帘灯火:描绘了宴会上热闹的场景,音乐和歌声此起彼伏,灯光透过帘幕照亮了整个房间。这反映了当时繁华的社交生活。
- 风景似扬州:扬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著名城市,这里的景致美得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这里可能是作者对过去美好记忆的一种怀念。
- 当时面色欺春雪,曾伴美人游:回忆起与美人一起出游的日子,那时的脸色被春天的雪白所掩盖,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浪漫的氛围。
- 今日重来,更无人问:现在自己回来,却再也没有人为他的到来感到惊讶或关心,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 独自倚阑愁:独自一人站在楼上栏杆旁,心中充满了忧愁,这种情感可能是因为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和陪伴。
译文
在黄钟楼上,高高的檐牙仿佛在夜空中闪烁着光芒,明亮的月光悬挂在那里,犹如银钩般美丽。宴席上的喧闹声,笙歌的悠扬,透过窗帘的微光照亮了整个房间。曾经的美景如同扬州一样,如今只能在回忆中寻觅。当年与美人共游的情景历历在目,而现在回来却再无他人询问。只能孤身一人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愁和落寞。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黄钟楼上的夜景及与美人共游的回忆,展现了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词中的“黄钟楼”不仅是一个物理存在的地方,还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背景,暗示了词人对于往昔时光的怀念和感慨。通过对比现在的孤独与过去的热闹场面,词人表达了一种由盛转衰的哀愁情绪。同时,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细致描写,词作营造出一种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氛围,让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