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诗句:“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的《定风波·商调美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 诗词原文:
莫倚能歌敛黛眉。此歌能有几人知。他日相逢花月底。重理。好声须记得来时。
苦恨城头更漏永,无情岂解惜分飞。休诉金尊推玉臂。从醉。明朝有酒遣谁持。
- 注释译文:
莫倚能歌敛黛眉:不要依仗自己擅长歌唱,就小觑了这首歌,这首歌能有几个人知道呢?
此歌能有几人知:这首歌你能有多少人了解呢?
他日相逢花月底:他日如果遇到美丽的月色,我们再次相聚的时候。
重理:重新弹奏。
好声须记得来时:美好的歌声一定要记住当时的情况。
苦恨城头更漏永:痛苦地怨恨那夜长如昼的更鼓声。
无情岂解惜分飞:无情的人怎能理解“惜分飞”中的深情厚意?
休诉金尊推玉臂:请不要再诉苦于劝酒。
从醉:任由自己沉醉在欢乐之中。
明朝有酒遣谁持:明天如果有酒,该由谁来斟满酒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
- 赏析:
情感表达: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词人通过对夜深人静时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境营造:整首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如花月底),词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孤寂和迷茫。
艺术手法: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如“花月底”象征着美丽而短暂的时刻,而“重理”则暗示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顾和珍惜。这些手法使得整首词富有层次感和深度,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当时周邦彦任太学正、庐州教授等职。他在任职期间,与李德容相识,并成为情人。但不久后,李德容因父亲之命嫁给了王镇为妻。周邦彦对此感到非常痛苦,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全词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因爱情受挫而产生的痛苦和失落。同时,词人也在词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叹,以及对友情和爱情的珍视。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艺术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