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鸾飞下青冥,舞衣半惹凉云碎。蓝田种玉,绿房迎晓,一奁秋意。擎露盘深,忆君凉夜,暗倾铅水。想鸳鸯、正结梨云好梦,西风冷、还惊起。
应是飞琼仙会。倚凉飙、碧簪斜坠。轻妆斗白,明珰照影,红衣羞避。霁月三更,粉云千点,静香十里。听湘弦奏彻,冰绡偷剪,聚相思泪。
【注释】
素鸾:白色的凤凰。青冥:指天,暗喻天上的仙境。
蓝田种玉:传说中,蓝田山产美玉。绿房:翠绿的屋宇。迎晓:迎接黎明。秋意:深秋的气息。擎露盘深:手擎着装满露珠的盘子,深藏其心。铅水:即“铅华”,指涂在脸上的脂膏。
鸳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鸟,雌雄常在一起。结:形成。梨云好梦:形容美好的梦。西风冷:秋天的风,凉爽刺人。还惊起:突然被惊醒。
飞琼:仙女名。仙会:仙人聚会。倚凉飙:乘着清凉的秋风。碧簪斜坠:用绿色的发簪插在地上,随风倾斜。
轻妆斗白:化妆后的脸色像雪一样白。明珰照影:明珠镶嵌的头饰映照在影子上。红衣羞避:穿着红色的衣裳,羞于面对。粉云千点:粉红色的云彩。
霁月三更:天色晴朗到了三更时分(傍晚)。粉云千点:如粉云般飘浮在空中。静香十里:空气中弥漫着芳香。湘弦:古琴曲名。冰绡:一种薄绢。偷剪:偷偷地剪下。聚相思泪:把思念的眼泪凝聚成一滴。
【译文】
洁白的凤鸟从青冥中飞下来,舞动的衣裳半沾了凉云碎屑。蓝田里种下美玉,绿窗迎着晨光,满室都是深秋的气息。捧着盛满露珠的盘子,想起你凉夜中的倩影,暗中倾泻着相思之水。想那鸳鸯正结成美好之梦,却被西风吹散,忽然惊起。
应该是飞到瑶池去参加神仙聚会。倚着凉爽的秋风,绿色的发簪斜落一边。轻妆抹面,像雪一样白,明珠镶嵌的头饰映照在影子上,红衣羞赧回避。天气晴朗到了三更时分,空气中弥漫着芳香。偷偷地剪下了湘琴的一段乐声,将相思凝结成一滴泪水,寄托在这幽静的夜色中。
【赏析】
《水龙吟·白莲》是北宋词人苏东坡所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以写白莲为题,却以白莲自比,借花传情,借物抒情。全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而富有韵致,是宋词中咏物词中的佳篇。
上片开头两句,描写白莲之美态。“素鸾”二句,写白莲从天而下的情态;“蓝田”二句,写白莲生长环境的清丽与宜人。“擎露盘深”三句,写作者对白莲的深情,暗含怜爱之情。“想鸳鸯”三句,以鸳鸯比喻白莲,写白莲的艳丽和娇媚;“西风”二句,写白莲被西风惊起的情景,暗示作者因白莲被惊起而心有感触;“应是”二句,写自己因见白莲而想到神仙聚会;“倚凉飙”二句,写白莲乘着清风,随风而动的情态;“轻妆”三句,写白莲的容貌美丽;“霁月”二句,写白莲被月光照射的美丽景色;“听湘弦”二句,写白莲的音韵美;“聚相思”三句,写白莲所引发的作者的愁思。这九句写的是白莲的形神美态。
下片开头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白莲的情态。“霁月三更”,写出了白莲所处的环境气氛;“粉云千点”,写白莲所呈现的美景;“听湘弦”二句,以湘琴比喻白莲的音韵之美;“冰绡”二句,写白莲的体态美;“听湘弦”二句,写白莲所呈现的美态;最后两句以白莲引发作者的愁思来结束全词,使这首咏物词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
整首词写景抒情并重。写景时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景物具有人的情态和性格。如“擎露盘深”“暗倾铅水”“粉云千点”“霁月三更”都是写白莲的情态。抒情时则多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想鸳鸯”“应是飞琼仙会”“聚相思泪”都是写词人的感怀。
该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而富有韵致,是宋词中咏物词中的佳篇。